此時明寧夏後衛指揮使:蕭如薰,又配合朝廷派來的援軍,一起打敗河套右翼多羅土蠻部首領:孛兒隻斤著力兔歹成台吉,才讓平虜守禦千戶所能堅持長達幾個月時間,鐵打的平虜守禦千戶所從此名揚西北塞上。
明神宗:朱翊鈞,得知明寧夏後衛指揮使堅守平虜守禦千戶所這座孤城抗賊勇猛,他十分高興,特彆給予了豐厚的獎賞,並升任他為「寧夏衛總鎮副總兵」。
同時明固原衛總鎮副總兵:李昫,回救明鎮戎守禦千戶所遊擊將軍:趙武,至此寧夏衛總鎮的圍困才解除。
3月19日,大明帝國東海地區遙遠海域外,安土桃山幕府以被關白:豐臣秀吉,統一了全國控製主力軍隊,他的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
集中全國的;水手、水軍,於攝津國、播磨國、和泉國,三國各處港口,還發布了對陸軍部隊兵員的征召動員令。
各國諸大名每萬石應征召人數各地不同;四國、九州600人、紀州各500人,京畿內400人,駿河國、遠江國、三河國、伊豆國各300人,由此以東各200人。
尾張國、美濃國、伊勢國、近江國各350人,若狹國、越前國、加賀國、能登國各300人,越後國、出羽國各200人。
以15萬8700人作為陸軍部隊,分為九個軍團相繼渡海至李氏朝鮮作戰,以安土桃山幕府下參議兼左近衛權中將: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
分彆是;第一軍安土桃山幕府攝津守兼肥後國首領:小西行長,為左副將率領1萬8千人、第二軍安土桃山幕府熊本國藩主:加藤清正,為右副將率領2萬2千人、第三軍安土桃山幕府福岡國藩主:黑田長政,率領1萬2千人、第四軍安土桃山幕府左近衛中將兼薩摩國藩主:島津義弘,率領1萬4500人、第五軍安土桃山幕府左衛門尉兼伊予湯築城城主:福島正則,率領2萬5千人、第六軍安土桃山幕府兼中務大輔:小早川隆景,率領1萬5千人、第七軍安土桃山幕府權中納言兼長州國藩主:毛利輝元,率領3萬人、第八軍是主帥安土桃山幕府下參議兼左近衛權中將:宇喜多秀家,率領1萬1千人、第九軍安土桃山幕府中納言:羽柴秀勝,率領1萬1千人。
再加上水軍8750人和七百艘艦船作運輸士兵和海戰之用。
以安土桃山幕府伊勢國、誌摩國藩主兼大隅守:九鬼嘉隆,為水軍主帥率領1千5百人、第二軍安土桃山幕府佐渡守:藤堂高虎,率領2千人、第三軍安土桃山幕府中務少輔:脅阪安治,率領1千5百人、第四軍安土桃山幕府左馬介:加藤嘉明,率領750人、第五軍安土桃山幕府來島康親:來島通總,率領7百人、第六軍安土桃山幕府下國目:菅野正影,率領250人。
另外為了補充兵源,安土桃山幕府關白:豐臣秀吉,還命領安土桃山幕府左近衛大將:德川家康、安土桃山幕府右近衛權中將兼築前守:前田利家、安土桃山幕府下參議:上杉景勝、安土桃山幕府會津國藩主:蒲生氏鄉、安土桃山幕府左京大夫:伊達政宗,將他們旗下的軍隊集結在肥前國名護屋佐賀縣作為征明預備隊,共有10萬5千人。
此次安土桃山幕府關白總共調動了,全國軍隊30萬6250人。
4月10日,幕府第一軍左副將:小西行長,在李氏朝鮮尚慶左道慶州府釜山浦登陸,並且成功占領此地。
4月12日,安土桃山幕府對馬島國藩主:宗義智,率軍2850人跟隨幕府第二軍右副將:加藤清正,從對馬島國金石浦出海。
4月13日在李氏朝鮮尚慶左道慶州府釜山浦登陸,之後攻克了東萊縣。
同時登陸後的幕府正規軍,開始兵分三路進軍,東路為幕府第二軍右副將:加藤清正,從尚慶左道慶州府釜山蒲出發取道去慶州府聞慶郡、中路為幕府第一軍左副將:小西行長,從尚慶右道密陽郡出發同樣北上去尚慶左道慶州府聞慶郡,和東路軍會合,後進軍忠清左道忠州牧,以圖攻占京畿右道漢城府王城。
西路為幕府第三軍福岡國藩主:黑田長政,從尚慶右道金海郡出發,也會師於尚慶左道慶州府聞慶郡,後越過天險秋山嶺,進入京畿右道漢城府王城。
4月15日,明兵部尚書:石星,又命明寧遠伯:李成梁,長子明山西總鎮總兵:李如鬆,提督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軍務,統兵討伐叛將哱拜。
隨後又命明延綏總鎮總兵:董一奎、明榆林衛總兵:李蕡、明寧夏衛總鎮副總兵:蕭如薰、明大同總鎮總兵:麻貴,一起向哱拜叛軍發動進攻。
此後又命新任的明寧夏巡撫兼都察院左僉都禦史:朱正色、明甘肅總鎮巡撫兼都察院左都禦史:葉夢熊,至軍中協助明山西總鎮總兵兼陝西提督:李如鬆,地方上的軍務。
4月18日,明固原衛總鎮副總兵:李昫,領兵與前任明寧夏衛總鎮總兵兼陝西都指揮僉事:牛秉忠,抵達寧夏衛總鎮城下,而明神宗又下令提拔明延綏總鎮總兵:董一奎,為主帥,明榆林衛總兵:李蕡,為副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