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明軍大敗,一夜潰退二百餘裡,狼狽撤到平安西道安州郡城外,此戰明軍精銳儘失,陣亡三四百人。
讓明遼東總鎮副總兵氣不打一處來,急忙勒住馬繩,叫來李氏朝鮮通事(翻譯官):樸義儉,對著他說道“本鎮今日多殺賊矣,但不幸讓史遊擊陣亡!天時不利,大雨泥濘,不能殲賊,當添兵更進耳,語汝宰相無動,浮橋亦不可撤。”
語畢明遼東總鎮副總兵就率部渡過清川江與大定江,駐紮在控江亭。
由於大雨連續下了兩天,明軍露宿於荒原野外,衣甲戰袍儘被雨水淋濕,苦不堪言,紛紛埋怨明遼東總鎮副總兵貪功輕敵冒進。
不過明遼東總鎮副總兵遭此慘敗,自己也悔恨不已,隻好引軍撤回大明帝國遼東都指揮使司待命。
敗訊很快就傳至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口中讓避難的李氏朝鮮君臣們上下震驚,趕緊派遣李氏朝鮮兵曹參知:沈喜壽,前往大明帝國遼東都指揮使司鎮江堡九連城,請求明遼東總鎮總兵:楊紹勳,讓明遼東總鎮副總兵:祖承訓,繼續回到李氏朝鮮作戰。
卻不料明遼東總鎮副總兵為了掩蓋敗績,早已向明遼東總鎮總兵謊稱,有一小營李氏朝鮮兵暗自投效了倭軍,泄露情報所以明軍失利。
結果明遼東總鎮總兵聲色俱厲,直接把李氏朝鮮兵曹參知給罵得狗血淋頭。
但李氏朝鮮郡王:李昖,為了替自己辯誣,就在李氏朝鮮兵曹參知回來後,又派遣了李氏朝鮮右議政:尹鬥壽,前往遼東都指揮使司鎮江堡九連城麵見明遼東總鎮總兵。
還極言一小營李氏朝鮮兵投降倭軍的謊言,說道“朝鮮語:大明天軍與我軍對作兩陣,勝負未判,豈有投賊之理?況未有小營乎?”
並請求明遼東總鎮副總兵再次入李氏朝鮮。
本來還有些疑惑不解,不過好在明遼東總鎮總兵的一個親戚明定遼後衛千總:楊得功,曾經跟隨明遼東總鎮副總兵親身經曆過攻打平壤府之役。
他感覺不像是有奸細作怪,由他的勸說下,明遼東總鎮總兵才還了李氏朝鮮一個清白,但明遼東總鎮副總兵所部卻已傷亡慘重,失去了戰鬥力。
在加上平壤府慘敗顏麵儘失!所以明遼東總鎮總兵立刻把他召回,另遣兩支兵馬駐紮在李氏朝鮮義州郡,用來保護李氏朝鮮郡王隨時策應。
經過「平壤府一役」明軍敗在李氏朝鮮提供的情報有誤,導致明遼東總鎮副總兵輕敵麻痹,使得幕府倭寇軍隊的氣焰更加囂張。
以至於安土桃山幕府第一軍左副將,開始投書於李氏朝鮮郡王,用羊群譬喻明軍,自托為猛虎,譏諷明軍是(群羊放一虎)並且還揚言;幕府水師十餘萬,從西海而來,朝夕之間就將攻陷義州郡,生擒李氏朝鮮郡王。
不久身在義州郡的李氏朝鮮郡王,又得知自己的兩位王子被安土桃山幕府第二軍右副將:加藤清正,俘虜的壞消息,令義州郡上下李氏朝鮮君臣們人心惶惶,終日不安。
更加讓心虛膽怯的李氏朝鮮郡王,打算欲渡過鴨綠江逃往大明遼東都指揮使司,表示自己寧願死在大明天皇帝的天子疆土(明帝國境內)也不願成為幕府倭寇的刀下亡魂,既所謂的內附遼東都指揮使司。
但此舉隻得李氏朝鮮承政院都承旨:李恒福,一個人的支持,而絕大多數的李氏朝鮮官員們如;李氏朝鮮領議政:柳成龍、李氏朝鮮左議政:崔興元、李氏朝鮮右議政:尹鬥壽,等為代表的官員皆反對李氏朝鮮郡王的提議。
最後在李氏朝鮮君臣內部的商議之下,決定將朝廷一分為二,既;分朝,一部分人繼續跟隨李氏朝鮮郡王渡江,其他人則在李氏朝鮮庶二子光海大君兼郡王世子:李琿,的帶領下駐守在李氏朝鮮王國本土。
就這樣十七歲的李氏朝鮮光海大君兼郡王世子:李琿,開始受命權攝國事,擔任〈撫君司〉代替父王李氏朝鮮郡王趕赴前線安撫軍心,其表現出色,得到了許多義軍領袖和百姓們的支持。
在李氏朝鮮郡王世子的統治下,收集了流散的抗倭軍隊和義兵,並且號召全國軍隊勤王,以圖恢複李氏朝鮮八道地區,這個舉措大大的振奮了李氏朝鮮軍民一心,對全國團結一致打擊幕府倭寇起到很好的作用。
8月10日,大明帝國黃河地區決口,大堤被毀壞,地方官府又修治大堤,但城外水深依舊有八、九尺,附近承宣布政使司州府縣衛所東西城門崩塌百餘丈。
這使得河套右翼多羅土蠻部首領:孛兒隻斤·著力兔歹成台吉、河套右翼多羅土蠻部太師:宰僧,又趁機進入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寧夏衛總鎮李綱堡。
當即就被明陝西提督:李如鬆、明大同總鎮總兵:麻貴,等明將給打敗,並將他們一直追趕到襖兒都指揮使司賀蘭山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