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後金鑲紅旗和碩貝勒:愛新覺羅·嶽讬,也不是個善茬,他同情嶽母後金哈達格格:愛新覺羅·莽古濟、叔叔後金正藍旗多羅貝勒:愛新覺羅·莽古爾泰,的遭遇打算為他們打抱不平。
還讓後金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給他個說法,這惹得後金天聰汗非常惱火,當即就下令要處死後金鑲紅旗和碩貝勒,後又改為囚禁他。
眼下後金天聰汗毫不費力地除掉了後金正藍旗多羅貝勒、後金戶部尚書:愛新覺羅·德格類、後金哈達格格,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手握兩紅旗的後金古英巴圖魯:愛新覺羅·代善,但後金天聰汗依舊不滿意。
他還要徹底滅了正藍旗,便借故稱反臣莽古爾泰死後,後金正藍旗集體去掃墓,以此為由把正藍旗建製給取消了,屬員也被分彆編入正黃旗、鑲黃旗,八旗一時間就成了七旗。
從此威脅汗權的三大貝勒勢力已除,後金天聰汗實力大增,其餘貝勒無力和他抗衡,使汗權得以加強和鞏固。
因此後金天聰汗心中有數,這些事件隻不過都是借題發揮,故意用來提高汗權罷了,畢竟眼下擁有傳國玉璽,身份已經不同以往低級部落酋長的檔次了。
所以為了繼續加強汗權,重振八旗製度,後金天聰汗又把正藍旗給恢複了,但旗主乃是長子後金正藍旗固山額真:愛新覺羅·豪格,而且恢複後的正藍旗已今非昔比。
同時為了團結和拉攏漢族與漠南蒙古族,加強統治基礎,增強軍事力量,以更好的應對與大明戰爭的需要,也為了平衡女真八旗旗主和諸貝勒們的軍事勢力,又將八旗組織擴大到了投降的漢族與漠南蒙古各族中。
10月11日,後金天聰汗了解到八旗女真子弟每次出征,都給彆人一種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出征大明帝國時,屢次遭到了明軍反撲,以及漢人情緒的抵抗,畢竟後金可是認了兩宋時期的金國女真族完顏氏做祖先的。
雖然金國完顏氏與後金愛新覺羅氏,不是同一個祖先,但對於大明漢人來說女真人滅北宋皇朝「靖康之恥」幾乎對於大明儒家思想的漢人來說是沉重的,因此每當後金女真八旗軍入關才會遭到大明軍民的強烈抵觸。
為了更好擴大勢力,方便攻明,後金天聰汗做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下令統一把後金汗國境內所有女真各部的族稱,都改為〖滿洲族〗。
12月初3日,後金汗國文武群臣們以漠南蒙古察哈爾部已降服且獲得,漢人天子至高無上的〈傳國玉璽〉為由,乃天命所歸紛紛奏請後金天聰汗[早登大極],更進一步去稱帝。
因為後金汗國眼下依舊是大明帝國曾經的叛徒而已,還未曾擺脫出大明帝國的陰影,且又是半遊牧半農耕民族,因此眾人尤其是滿洲貴族們都希望後金天聰汗,能夠早日借著玉璽告天稱帝,以脫離部落社會建立一個與大明帝國天子陛下平起平坐的滿洲帝國。
當然後金天聰汗也明白這一點,但是卻不能坦然接受,得學漢人謙虛一點,故意三次推辭,以示自己絕無半點稱帝野心。
12月初5日,李氏朝鮮仁祖元妃:韓氏,產下一子,然而此子當日便夭折了,導致李氏朝鮮元妃傷心過度,加重病情!
12月初9日,就在昌慶宮麗暉堂內去世,終年42歲。
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2月13日,後金天聰汗加緊籌備稱帝計劃,還讓後金滿洲八大和碩貝勒、17位固山額真與後金大臣們以及漠南蒙古49位貝勒們,均聯名致書李氏朝鮮仁祖陵陽大君純孝郡王:李倧,要求李氏朝鮮郡王也派代表同他們一起,勸後金天聰汗上『皇帝』尊號。
就這樣由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他塔喇·英俄爾岱(龍骨大)作為使團攜帶這封勸進的聯名信,又借著吊祭李氏朝鮮仁烈元妃:韓氏,之喪為名義,與後金戶部承政:納拉·馬福塔(馬夫大)以及數十名漠南蒙古人渡過鴨綠江來到李氏朝鮮王國境內。
這時李氏朝鮮王國的形勢已經發生了驚天大逆轉,主戰派重新得勢,以明為大義的呼聲很高。
因此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使使團們一到京畿右道漢城府王京時,就被李氏朝鮮王京守軍內三廳(內禁衛、兼司仆、羽林衛)給監視起來,大使館外圍布滿了張弓挾矢的士兵,晝夜防守氣氛十分緊張。
期間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要求麵見李氏朝鮮郡王,卻被內三廳守軍以及李氏朝鮮郡王也拒絕接見。
3月初1日,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使團們就上交聯名信,但李氏朝鮮王國上下對此事都感到特彆憤慨和侮辱,特彆是李氏朝鮮成均館儒生:金壽弘,直接率領138人聯名上疏,請求郡王殿下「斬虜使、焚虜書」。
李氏朝鮮郡王雖不至於如此極端,但也不接見後金使臣,李氏朝鮮文武群臣們多數都稱“朝鮮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乾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