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李氏朝鮮司憲府掌令:洪翼漢、李氏朝鮮弘文館副校理:吳達濟、李氏朝鮮弘文館副校理:尹集,三位主戰派大臣也激情澎湃說道“朝鮮語:自臣落地嗷嗷待哺之時,就隻知大明天子,壬辰倭亂之際又是天朝上國前來拯救我國於水火,實乃救世父母有再造之恩,如今胡虜蠻夷要我等與他苟合!臣等寧死不從,殿下我國乃禮儀之邦萬萬不能從那胡虜蠻夷稱帝僭越之心!”
這些話深深地刺痛了李氏朝鮮郡王,他也決定不在懦弱,下令決心要反抗到底,當即傳令朝鮮八道勤王軍備戰,又派人前去東江鎮以及皮島部聯合明軍,還讓大明朝廷派兵支援。
3月初6日,後金汗國改弘文館為內三院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分任職掌。
其中內國史院負責掌管記注大汗起居詔令,收藏禦製文字,百官章奏、官員升降、功臣妻女誥命,鄰國書劄等等,俱編為史冊。
內秘書院則職掌撰各國來往書劄,掌錄各衙門奏疏,及辯冤詞狀、大汗敕諭各官敕書、告祭文廟、祭文武官文,至於內弘文院就職掌注釋曆代行事善惡,進講禦前、侍講諸貝子阿哥們、並教諸貝勒,頒行製度等。
另一邊的後金使者在上了聯名信之後,也不見有李氏朝鮮郡王召見,麵對這種形勢更讓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使團一行人陷入了困境。
時不時還聽到使館外麵,有李氏朝鮮守軍要斬殺他們的消息,頓時讓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使團們心驚膽顫,就連他們的馬匹也被扣留了,而且李氏朝鮮守軍還日夜監視自己。
3月24日,後金天聰汗又以〈早正尊號〉為由詢問漢官儒臣們的意見,畢竟現在已經是第三次推辭了,也讓後金天聰汗稱帝之心有些按耐不住了。
於是乎後金內弘文院提學:鮑承先、後金內弘文院大提學:寧完我、後金內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後金內國史院學士:羅繡錦、後金都元帥:孔有德、後金水師總兵:耿仲明、後金金州衛總兵:尚可喜,等人都表示讚成。
隨後後金鑲紅旗台吉:愛新覺羅·薩哈廉,又召集了諸貝勒們各寫書誓詞,向後金天聰汗效忠。
包括外藩漠南蒙古諸部貝勒們聞訊也請求上尊號,這下後金天聰汗才滿心歡喜的同意了,至此上尊號的活動也準備就緒了。
另一邊被監視的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使團們,最後不得已乾脆就去到漢城府大街上,搶奪李氏朝鮮商人的馬匹出城,也致使李氏朝鮮百姓們紛紛在街道上圍觀。
路上還有兒童拿瓦片向他投去。
李氏朝鮮郡王害怕惹出麻煩,這才立即派人追上他們,並將自己拒絕勸進的回信交給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途中他們又遇了皮島部明軍攔擊,關鍵時刻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臨陣指揮使團們衝擊,才勉強逃了出來。
一路逃到了平安西道平壤府境內,依舊不敢住館舍,隻能待在一座山上,令使團們左右觀望,隨時保持警戒,等到天亮才繼續往上遊走,直到進入鴨綠江渡河回後金汗國。
就這樣後金汗國與李氏朝鮮王國,這兩國的關係也就此完全破裂。
4月初7日,後金正白旗甲喇額真拿著和李氏朝鮮郡王寫著「備禦」為要旨的諭書,回到盛京城內,呈遞給後金天聰汗觀看,在通事翻譯過後,氣得後金眾臣們建議立即興師討伐李氏朝鮮王國。
但後金天聰汗卻不慌不忙,表示願意繼續交涉下去,主要是怕出兵影響稱帝典禮。
因此後金使者再次前去李氏朝鮮王國交談,而李氏朝鮮郡王為了安撫後金天聰汗情緒,就派遣了李氏朝鮮春信使:羅德憲、李氏朝鮮回答使:李廓,兩人過去問候一下後金天聰汗,順便交涉下探探情況。
到了4月11日,後金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在郊外模仿大明製度開始祭天,正式宣布稱帝,改元年號為[崇德元年],並改國號〈金〉為「大清」,依舊定都〖盛京城〗還上尊號稱『寬溫仁聖皇帝』,史稱〔清太宗〕。
當時漠南蒙古各大首領與台吉、滿洲諸位貝勒與貝子們,以及投降漢官漢將們都紛紛朝拜大清太宗兼寬溫仁聖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並山呼萬歲。
隻有恰巧趕到盛京城談判的李氏朝鮮春信使:羅德憲、李氏朝鮮回答使:李廓,兩人雖然被迫參加賀禮,但卻拒絕對犬羊胡虜酋長三跪九叩,認為隻要漢人皇帝才配當天子。
也因此在朝拜過後,就被滿清太宗下令遣返回國,並且還給他們一封國書,信中自稱;大清皇帝,還稱李氏朝鮮王國為「爾國」,必須要求李氏朝鮮郡王立即送來人質,否則短兵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