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南漢山城】(1 / 2)

此次「皮島海戰」以清鮮聯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清軍付出了陣亡260人的代價,換取了明軍陣亡上萬人,隻有明東江總鎮總兵:沈世魁,之侄明皮島左參將:沈誌祥,率領5千餘名殘兵逃到了石城島,與明沿海總兵:陳洪範,會合。

至此皮島漢人軍民以及商人們半死半逃,有365名水手和3116名婦女兒童被清軍擄走。

此外清軍的戰利品還有蟒素緞匹42880匹、盔甲3417件、白銀3萬1千兩、銀器、玉斝及朱砂、瑪瑙、璩珀、水晶,等杯共253件、琥珀3枚、犀牛角2140對、布匹氊條共191000多件,駱、馬、牛、騾、驢共640多個、大船72艘、弗朗基大炮10門。

這讓大明帝國經營了十五年之久的皮島失守,損失了大量兵力和物資,而滿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則解除了困擾多年的後顧之憂,終於可以放手大舉侵略大明了!

4月14日,清軍凱旋而歸,滿清太宗下令重賞了李氏朝鮮參戰將領,李氏朝鮮義州府府尹:林慶業、李氏朝鮮平安西道兵馬節度使:柳琳,又以皮島可比大城,特頒諭旨,命從優議敘先鋒隊的,滿清鑲黃旗牛錄額真:瓜爾佳·鼇拜,等有功將士,賜[三等男爵]、封號〈滿洲巴圖魯〉。

戰後滿清太宗就開始責備,清軍中的漢人部隊(烏真超哈、天佑軍、天助軍)在此次戰役中的表現非常消極,主要還是滿洲八旗兵發揮了作用,大概就是指這些漢人將領,原本都是原東江鎮、皮島部、遼東都指揮使司的明軍原因。

待清軍撤退後,李氏朝鮮仁祖陵陽大君純孝郡王:李倧,聽說明東江總鎮總兵:沈世魁,死節的經過後,對他刮目相看。

還大加稱讚道“朝鮮語:沈總鎮總兵乃身於商賈之中,終至死節,甚是忠義之人也!有逃生之路,而效死不去,大明可謂有人矣!”

並指示有關部門準備棺槨,禮葬明東江總鎮總兵以及死難的明軍將領。

同時明分宜縣學教諭:宋應星,寫著了《開工開物》刊行,共有三卷18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尤其是每一產品,從原料到成品的生產過程和工序,都有詳細記述,且附有二百幅圖畫,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4月22日,深得明毅宗信王崇禎帝:朱由檢,信任的明兵部尚書:楊嗣昌,在聽說皮島陷落的消息後,他決定把逃出來的軍民,分配到皇城島、覺華島,兩地做到軍民歸屬於;寧遠衛、廣寧中屯衛、廣寧左屯衛、廣寧中屯守禦千戶所(鬆山堡)、寧遠中左守禦千戶所(塔山堡)、寧遠中右守禦千戶所,這八城。

然而明沿海總兵卻繼續戀戀不舍於恢複孤島,仍在李氏朝鮮王國黃海右道諸島附近徘徊。

4月26日,還向李氏朝鮮王國送去票文加以懷柔,又給在皮島之戰前向大明帝國通風報信的李氏朝鮮平安西道兵馬節度使:柳琳、李氏朝鮮義州府府尹:林慶業,下達命令任命他們為一個為〈水師總兵〉,另一個為[水師副總兵]。

打算讓他倆配合著恢複大明海上島嶼的抗清事業,但兩位李氏朝鮮將領卻表示難以從命,畢竟還有滿清將領在監視。

所以5月初3日,任不死心的明沿海總兵還在長山島,接見了被明軍護送回國的李氏朝鮮冬至使:金堉,並讓他轉告李氏朝鮮郡王五件事,包括馬上派使者前去德川幕府(日本)聯絡盟軍,意在同仇共恥,合力恢剿。

同時又向朝廷請求調集大明天津三衛、登萊兩府、威海衛、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甚至是閩浙水師前來增援。

可見明沿海總兵:陳洪範,仍繼續嘗試他的〔複海計劃〕意圖拉攏李氏朝鮮王國,恢複之前東江鎮皮島與李氏朝鮮王國抗清的局麵,但李氏朝鮮郡王可是剛見識過了滿蒙大軍的可怕,因此對於明沿海總兵提出的五件事,似乎麵有難色。

就連明兵部尚書也覺得這事操作起來,難度係數太大,且耗資巨大得不償失,畢竟大明還有圍剿中原農民軍以及救治瘟疫,國庫壓根不能滿足海上大用兵的開支,因此就否決了他的這個計劃。

還希望他能撤到大明遼東都指揮使司海域,附近的皇城島、覺華島,一帶堅守遼西防線,李氏朝鮮使者也識趣的回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