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4月,高麗恭讓郡王:王瑤,自感高麗開國忠義伯:李成桂,實力強大!為求自保便與高麗守門下侍郎:鄭夢周,商議密謀處高麗開國忠義伯。
然而由於高麗忠義伯身在軍營內,所以導致刺殺失敗!反被高麗開國忠義伯派人將其暗殺於開城府的善竹橋上梟首於市,並抄沒其家。
7月12日高麗右侍中:裴克廉,等大臣以武力脅迫高麗恭湣王妃安氏廢黜,之後在高麗右侍中:裴克廉、高麗判三司事:趙浚、高麗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高麗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親信的勸進下,讓高麗開國忠義伯:李成桂,在開城府開京城壽昌宮內即位,從此開創了李氏朝鮮王朝五百年的基業。
高麗新王:李成桂,建國以後就確立了對大明的基本國策,他當即遣高麗知密直司事:趙胖,到大明帝都應天府向禮部上表稱“高麗定昌府院君:王瑤,權署國事至今四年,然昏迷不法疏斥忠正、昵比讒邪、變亂是非縱於酒色、聚會群小謀害忠直,又令高麗守門下侍郎:鄭夢周,等潛成奸計欲生亂階,乃將勳臣:李成桂、趙浚、鄭道傳、南訚等譖於權署國事,令有司論劾以致謀害國人憤怨共誅夢周,權署國事尚不悛改又謀殺戮,舉國臣民實慮社稷生靈俱被其害惶懼失措無可奈何!鹹以為若所為難以主斯民奉社稷。故此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以高麗恭湣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竊念軍國之務不可一日無統擇於宗親,無有可當輿望者!惟門下侍中:李成桂,澤被生靈功在社稷,中外之心夙皆歸附,於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臣等鹹願推戴,令高麗知密直司事:趙胖,前赴朝廷奏達伏啟照驗,煩為聞奏俯從輿意,以安一國之民。”
待禮部將聖旨遞交之後明太祖則回複聖旨答道“三韓臣民既尊李氏,民無兵禍人各樂天之樂乃帝命也,雖然自今以後慎守封疆,毋生譎詐福愈增焉,爾禮部以示朕意。”
達成協議後高麗新王就立即派遣了高麗門下侍郎讚成事:鄭道傳,趕赴大明應天府南京城謝恩,並獻馬六十匹。
8月又遣高麗前密直使:趙琳,赴京上表道“權知高麗國事臣李成桂言;伏惟小邦自高麗恭湣王無嗣薨逝之後,辛旽子禑冒姓竊位者十有五年矣,迄至戊辰春妄興師旅,將犯遼東都司,以臣為都統使率兵至鴨綠江,臣竊自念小邦不可以犯上國之境,諭諸將以大義即與還師,禑乃自知其罪,遜位子昌。昌亦暗弱難以蒞位,國人啟奉恭湣王妃安氏之命,以定昌府院君王瑤權署國事。瑤乃昏迷不法,紊亂刑政狎昵讒佞,貶斥忠良臣民憤怨,無所控告。恭湣王妃安氏深慮其然,命歸私邸於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等以為軍國之務不可一日無統,推戴臣權知軍國事。臣素無才德,辭至再三,而迫於眾情,未獲逃避驚惶戰栗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眾誌之不可違、微臣之不獲已,裁自聖心,以定民誌。”
之後禮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複道“高麗限山隔海天造東夷,非我中原所治!爾禮部回文書聲教自由,果能順天意合人心,以妥東夷之民,不生邊釁,則使命往來,實彼國之福也。文書到日,國更何號,星馳來報。”
故此11月高麗新王再遣高麗藝文館學士:韓尚質,到大明帝國上表稱“竊念小邦王氏之裔瑤,昏迷不道自底於亡,一國臣民推戴臣權監國事。驚惶戰栗,措躬無地間,欽蒙聖慈許臣權知國事,仍問國號,臣與國人感喜尤切。臣竊思惟,有國立號誠非小臣所敢擅便。謹將〈朝鮮〉、等號聞達天聰,伏望取自聖裁。”
最後禮部複以明太祖旨意答複“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於是〈朝鮮〉這一名稱經過宗主國大明皇帝批準,正式成為新王朝的國號,高麗新王:李成桂,在遣高麗門下侍郎兼讚成事:崔永沚,謝恩又遣高麗政堂文學:李恬,送大明之前頒賜給前朝的高麗國王之印,並請更國君名為。
就這樣高麗新王接到大明帝國詔書之後,再穿上大明使臣送上的郡王冕服,正式加冕成為大明附屬國郡王藩,並改國號高麗為〈李氏朝鮮〉改己稱為。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4月,李氏朝鮮太祖郡王:李旦為免除後患,直接派遣李氏朝鮮中樞院副使:鄭南晉、李氏朝鮮刑曹議郎:鹹傅霖,絞殺高麗恭讓郡王及其二子。
在分遣李氏朝鮮刑曹典書:尹邦慶、李氏朝鮮都元帥:吳蒙乙,至江華島,李氏朝鮮吏曹典書:孫興宗、李氏朝鮮僉節製:沈孝生,至巨濟島上將囚禁在兩處的高麗宗室全部誅滅。
結果高麗宗室為躲避殺身之禍,將〈王〉氏增加筆畫,改為玉、全、琴、申、田、車、周、馬,以及龍、乃、金等姓氏,所以後來李氏朝鮮半島的王氏人口十分稀少成為少姓。
不過李氏朝鮮雖然國號被明帝國批準了,但是明太祖卻一直沒有認可李氏朝鮮太祖的郡王位?
李氏朝鮮郡王即位後認為開京城王氣已儘,開始積極謀劃遷都,即位後一個月就下旨由開京城遷都到〈漢陽城〉並且建宗廟社稷、宮室城池還營建景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