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壺關與青州(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邊 4048 字 5個月前

河東路的初冬,寒風刺骨,黃河水麵上浮冰斷續,景象蒼涼。壺關,是境內的一個險要關隘。冬日的風雪掩蓋了山間的小道,然而在這樣的嚴寒中,一群叛軍正在抱犢山上集結。他們的首領,正是宋江曾經的三十六將之一——青麵獸楊誌。在壺關的抱犢山上,楊誌正站在山頂,遠望著遠處的山川,思緒萬千。

楊誌在山頂的帳篷中默默地端詳著一卷地圖,時而皺眉,時而若有所思。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他的思緒。

「都監,有人自稱是您的舊識,要求見。」一名士兵進來稟報。

楊誌抬頭,眉間帶著幾分疑惑。「我的舊識?」他思索片刻,忽然眼中一亮,「快請!」

不多時,一名高瘦的漢子踏進帳篷,臉上掛著淺淺的笑意,雖然眉宇間多了幾分滄桑,但那股水上人的精明依舊未變。楊誌見狀,心中一震,忙起身迎接。此刻,他的身旁多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當年一同投降張叔夜後各奔東西的火船工張岑。

「張岑兄!真是想不到,在這裡竟能再見到你!」

來人正是張岑,曾經與楊誌同為宋江麾下,後來各自投降宋朝後,張岑回到了河東老家,而楊誌則在壺關任兵馬都監。他們在戰場上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如今卻因叛亂再度聚首。

「楊都監,彆來無恙。」張岑抱拳道。

「張兄,你怎麼會來這裡?」楊誌疑惑地問道。

張岑輕笑道:「自從投降宋朝後,我便回到河東,經營家業。但這兩年來,看著朝廷越來越腐敗,民怨沸騰,我便知大亂即將來臨。近日聽聞你在壺關舉兵,我特來相助。」

楊誌沉默片刻,點頭道:「張兄此來,正是給我增添了幾分底氣。如今朝廷內憂外患,我等正是要抓住時機,為自己謀得一線生機。」

張岑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楊兄,我知你心中有不平,當年咱們投降張叔夜,本以為能求得安穩一生,結果卻不過是文官的棋子,現在你我都不甘心,何不趁此機會重新崛起?」

楊誌沉默片刻,目光掃過遠處的山林。「如今,公明哥哥在京東再起風雲,我已決定舉兵反叛,替他分散一些壓力。但此舉風險極大。張兄,你願意與我共進退嗎?」

張岑毫不猶豫地點頭。「當年在水泊梁山,我們都是兄弟,如今你我再度聚首,若是能夠成就一番事業,豈不痛快?」

楊誌見張岑如此堅定,心中多了一份安慰。「張兄,我知道你在水戰和火攻上有一手絕活,此番我舉兵,還需你多多幫助。」

張岑笑道:「楊兄放心,水戰火攻是我張岑的拿手好戲,這次我一定會助你成事。」兩人握手言和,決定共謀大事。

「張岑,你說的沒錯,此時叛反是個好時機。但現在朝廷對我們的態度不明,若是盲動,恐怕會失去談判的籌碼。」楊誌轉過頭,對身旁的張岑說道。

張岑是河東一帶有名的火船工,精通水戰與火攻。此次他鼓動楊誌叛反,正是為了在大亂之中分一杯羹。「楊都監,你這次起兵,本來就是為了向朝廷討個說法。現在你占據抱犢山,又有朝中種師中相助,何不趁此機會,逼朝廷就範?」

楊誌冷冷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算計。「不錯,現在我的確是要與朝廷討價還價。但也不能過早亮出底牌,若是朝廷真的出兵攻打,我也不至於毫無防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