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報告大朝會時公布後,立即引起了朝堂的關注。蔡京身為當朝權相,迅速召集了一眾文武官員討論此事。
朝堂之上,蔡京坐在主位,臉色陰沉,手中緊握著那份急報。文官們低聲議論著,有人認為這是倭寇入侵的信號,應該加強海防,也有人提議懲處失職的定海軍指揮使鄭夢龍。
一名武將站出道:「相爺,此次定海軍失利,不僅僅是因為倭寇強悍,更可能是內部指揮不當。我們應當徹查此事,追究鄭夢龍的責任。」
蔡京沉吟片刻,掃視一圈後說道:「明州地處海防要地,如此重要的地方,豈能輕易失守?若真如報告所言,倭寇如此囂張,朝廷確實需要采取行動。然而,朕對這次襲擊的真相仍心存疑慮。倭寇自古以劫掠為生,但能如此精準地襲擊定海軍,似乎有些不尋常。或許其中另有隱情。」
另一名文官補充道:「相爺所言極是。臣認為,這份急報可能誇大其詞,意在掩蓋定海軍實際的戰敗。倘若真是如此,知府倪文英和縣令史才也難逃乾係。」
蔡京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一絲冷意:「不管如何,明州不能再有失。傳朕的旨意,立即派遣欽差前往明州徹查此事。若有隱瞞,不論官職高低,必將嚴懲。」
此時,一位資深文臣站了出來,拱手說道:「相爺,明州府城在海運要道之上,南北貨物多經此地。若因倭寇之事擾亂了地方秩序,恐對整個江南的經濟影響深遠。臣以為,在派遣欽差之外,應考慮派遣軍隊前往加強防務,避免再生事端。」
蔡京微微點頭,隨即宣布:「著令兩浙東路軍配合調查,同時調集沿海駐軍,加強明州防務。務必確保地方安定,不容再有差池。」
一切安排妥當後,蔡京將報告放下,冷冷地看向眾臣:「無論背後真相如何,明州不可再亂。此事關乎朝廷威嚴,亦關乎沿海百姓生死。你們,明白嗎?」
眾臣齊聲應諾,心中卻都明白,這件事已經超出了簡單的倭寇襲擾。朝廷內部開始有了疑慮,而蔡京這一係列安排,既是為了穩定地方,也是為了掌握更多信息,確保朝廷在這場風波中的主動權。
而此時的明州城,依舊一片平靜,似乎並未受到戰事的影響。知府倪文英與縣令史才,正對著眼前的書信反複斟酌著措辭。兩人心中都明白,這一紙奏報不過是權宜之計,將朝廷暫時穩住,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倪文英放下筆,看了看身旁的史才,歎了口氣:「大勢已定,如今隻能看那位的決斷了。」
史才點了點頭,心中也明白自己已身處險境,今後恐怕再難回到開封,但也彆無選擇。他隻能默默祈禱,眼前的這個局麵,能夠如計劃中那樣繼續推進。
這份奏報,既是他們對朝廷的安撫,也是對自身命運的一次賭博。而背後真正的操盤者,正在遙遠的普陀山,籌劃著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