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百花紡車(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邊 4801 字 3個月前

沈家門大寨的議事堂內,一片肅然。方夢華帶領著諸位文武官員,以及現任宋朝昌國縣縣令史才和包完、呂將、劉若仙等一眾手下齊聚一堂,準備正式梳理舟山群島的民政黃冊和魚鱗冊,全麵統計島上人口及土地分布情況。方夢華坐在正堂的主座上,手中持著一份細密的黃冊,這冊子裡詳細記載了昌國縣各個村莊的戶口、土地、賦稅等信息。這份黃冊雖然舊,但在戰亂之後,依舊是整個昌國縣最為權威的民政記錄。隨著黃冊一頁一頁地翻過,她的眉頭也微微蹙起。

「史縣令,雖然這份黃冊詳儘記錄了昌國縣的基本情況,但仍需對實際人口進行一次全麵調查,尤其是島上這些新來的難民。」方夢華說道,目光轉向坐在一旁的史才和包完。她的話中不帶一絲情感,卻讓人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方大王所言極是。自從貴教起義之後,昌國縣境內青壯男子稀少,多數被朝廷征去充當壯丁。如今這些新來的難民,大多是老弱婦孺,實在是一個大問題。昌國縣境內青壯不足,這是本官一直擔憂的問題。如今雖然有些流民返回,但終究數量有限,恐怕很難恢複往日的繁榮。」史才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這兩年來,方臘起義的戰亂餘波依舊影響著兩浙大地。昌國縣作為戰亂頻發之地,人口流失尤其嚴重,青壯男性大多被宋軍征召為壯丁,留下來的多是老弱婦孺。雖然難民們流落至舟山群島,但這樣的畸形人口結構,依舊讓史才深感頭痛。

包完站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方大當家,若沒有足夠的青壯勞動力,很多事情都難以開展。」

坐在一旁的呂將和劉若仙也頻頻點頭,他們也清楚目前人口結構的畸形會對未來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方夢華聽著他們的討論,心中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她微微一笑,打破了僵局:「史縣令,包管事,我倒覺得現狀未必是壞事。」

此言一出,眾人皆愣了愣,紛紛望向她,不明白她為何會這麼說。

「方大當家此話何意?」劉若仙忍不住問道。

「史縣令說得對,但我看未必。」方夢華忽然一笑,語氣變得輕鬆起來,「這些孤兒和寡婦,對我們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機遇。」

方夢華看著眾人,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們現在的情況雖然看似不利,但恰恰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孩子多,尤其是孤兒多,說明我們有機會建設‘希望小學’,從小培養這些孩子們,培養我們的價值觀和文化基礎。他們將會是我們未來的根基。」

眾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確實,如今島上的孩子大多無依無靠,若能加以培養,或許能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還有那些寡婦。」方夢華接著說道,「寡婦多則意味著我們可以建起一些工廠,讓她們自食其力,從而改變這個時代她們被默認為家庭主婦的命運。權利的本質還是從經濟自立開始的。」

聽到這話,呂將若有所悟地說道:「方大當家的意思是……讓她們走出家庭,參與生產?」

方夢華點頭,笑道:「沒錯。在這個時代,男耕女織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們不妨開設一家紡織廠,招她們做工。這樣既不會遭遇太大的社會阻力,又能逐步改善她們的生活狀況。」

她的目光在堂中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繼續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順勢而為?織布紡紗,不僅可以養活這些寡婦和孤兒,還能為我們帶來收益。」

眾人麵麵相覷,雖然方夢華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但在他們的認知裡,女人本該以相夫教子為本,何況是去做那些需要體力的工廠活?

劉若仙忍不住發問:「大當家,您是打算建紡織廠?」

史才忍不住開口道:「可是,紡織廠……我們島上沒有那麼多織布機啊。」

方夢華微微頷首:「是的,我已經構思了一種新的紡紗工具,可以大幅提升織布的效率。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技術優勢,建立工廠,讓那些孤兒和寡婦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再依靠救濟度日。」

史才雖然年紀較長,卻頗為開明,他點點頭表示讚同:「方大王所言有理。隻是,在我們這兒,婦人做工的事例還真不多,恐怕會遭人非議。」

「非議?」方夢華笑了,「在這裡,誰敢來非議?再說,工廠給她們帶來的不僅是收入,還有尊嚴和自立。這一點,不論男女,誰能反對?」

眾人默然無語,方夢華說的並非沒有道理。她的目光轉向呂將和劉若仙,問道:「呂將,劉若仙,你們怎麼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