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由盧象升負責,具體做這事的則是近衛軍的訓導官。
近衛軍的訓導官都是文武雙全者,做這種事也算是駕輕就熟。
“姓名?”
“張獻忠!”
“哪裡人?“
“延安府慶陽衛定邊縣人。”
“之前做過什麼,可入過軍,犯過什麼事,讀書識字否,會武藝騎射否?”
“當過邊軍,後被革職,識得幾個字,會騎射。”
此時,訓導官楊展就問著一看上去頗為魁梧的紅臉漢子的名字,給其登記起來。
不過,這個世界的張獻忠還沒來得及成為一名造反者。
四川地主出身的楊展也還不知道站在他麵前的這個陝西災民在另一個世界的明末會是他將來的對手。
“你被分在了工程兵團第一軍第一鎮第三營第二司第六局第三旗隊第一隊,領棉衣與號牌過去。”
楊展因此沒直接讓他當隊正。
張獻忠則在這時候主動問道:“敢問這位軍爺,待會可還有施粥,實不相瞞,草民沒喝飽。”
張獻忠有些卑微地笑了笑。
楊展瞅了他一眼,道:“入伍後,會直接管飽的,先忍著!”
“哎!那就好,謝軍爺!”
張獻忠諂笑著退了下去,然後便去領了棉衣和號牌。
……
“啟稟陛下,眼下招募的災民已經超過三萬之數,這陝西的旱情看來的確很是嚴重,尤其是延安一帶,大部分都是延安過來的農戶,甚至不少是有自己田地的大戶,甚至有糧食歉收而不能給上官還貸的邊軍。”
熊廷弼這裡向朱由校稟報道。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就問著已來綏德州見他的陝西巡撫馬懋才:“現在陝西官庫還有多少糧?”
馬懋才回道:“回陛下,旱情從去年持續到今年,然後這次旱災的範圍又大,能用的糧食早就用完了,隻是還有輸邊的漕糧,但這自然是不能動的,不然的話,是會引起嘩變的,百姓缺糧即便暴動也好鎮壓住,但邊軍要是沒吃的,一旦暴動,危及的就是社稷,臣就算有一百個腦袋也不敢挪用。”
“陝西現在就沒一點存糧嗎?”
朱由校問道。
“倒也不是,據臣所知,不少大戶手裡還是有的,但他們不肯多賣出來給官府,為的是好坐地起價,等朝廷賑濟時,他們好賺一筆。”
馬懋才自己也是陝西人,算是陝西大戶出身,自然清楚自己這個階層的人,不過因為他是接受了興明社理念、又對自己家鄉有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選擇了說出實情。
當然,他作為巡撫其實是可以強迫這些大戶出糧的,但沒有做,自然也是顧及鄉情。
但他現在能主動提出來且希望皇帝朱由校和朝廷其他人去這樣做,對於也屬於陝西大戶出身的他,已經算是很難得的了。
朱由校對此也能理解,便沒有責備他,明知大戶在囤積居奇,也不敢嚴懲,以避免天災因為人禍加劇。
朱由校隻說道:“非常時刻,當用非常之法,立即擬旨,今後凡大災大戰之區,朝廷派了賑災安民欽差大臣去的區域,皆可暫行戰時配給之令,一切人口、錢糧、六畜、房屋等皆當由欽差大臣強行分配,違令者,可先斬後奏!”
朱由校說著就對隨扈的信王朱由檢道:“禦弟,你現在便以左副都禦史與工程兵團總兵官身份,替朕督辦陝西賑災安民事宜,交給彆人,朕不放心,你記住,儘量在京城的糧食到達之前,保證少餓死一個人,乃至餓著一個人,因為隻要少餓一個人,就少一個造反的人,我大明社稷就多一份保障,不要怕得罪縉紳,朕豈會因他們而殺皇族?”
這個時候,朱由校知道自己必須用皇族,因為皇族跟自己一樣在乎社稷穩定,也因為自己的身份而不怕被報複,同時也可以通過得罪士紳來減少因皇族身份而被士紳們擁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