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朝廷為什麼要對百姓越來越好?(2 / 2)

朱慈燦回道。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解?”

朱慈灺這時候主動問了起來。

朱由校點頭。

朱慈灺便問道:“朝廷為什麼要對百姓這麼好?以致於增加朝廷開支,使國家財政越發困難!”

眾輔臣聽後都笑了起來。

朱由校也搖頭一笑,問道:“難道朝廷不該對百姓越來越好?”

“能使其無饑餒之患就足矣!何必要還要其永享富貴,甚至子孫要更富!富貴在於天,在於勤勉節儉,朝廷就算給每人送座金山,若不勤勉節儉也會敗光的,自然就沒什麼富貴可言了。”

朱慈灺回道。

“但我們皇族要想一直做人上人,就得有此目標,不然就不能收買他們!”

“如果執政者,不想著怎麼對百姓越來越好,就隻會想著對自己人越來越好,那樣盛世遲早就會衰亡下去的。”

朱由校回道。

“陛下說的沒錯,黎民不饑不寒,就能王天下?此言謬也!聖人之言不能儘信,或當不能偏聽一聖之言,保證老百姓衣食溫飽僅僅是為政者之基本成就,真要使國家一直興盛下去,就得使順應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換了紅袍想紫袍,吃了魚肉想鹿茸,有了老婆孩子還想納妾,人的欲望是無止儘的,老百姓也是人,也會隨著之前一些欲望的滿足而產生新的欲望,而朝廷要想令其忠於朝廷,就得想方設法滿足其欲望,也是利益需求,為政者,當民族利益至上,即一族之民眾的利益至上。”

盧象升這時候說了起來。

“但若隻使民溫飽,他們也不會造反。”

朱慈灺回道。

“但不滿足於溫飽者,會逼反他們!”

溫體仁這時候忍不住笑著回了一句。

“朝廷若不思進取,不為民族牟利,就意味著,不滿足於現狀者不能依靠朝廷從外國獲利,而隻能對內剝削百姓,以致於一部分百姓返貧,進而民反!”

劉鴻訓回道。

朱慈灺不好再言語,隻得回道:“是!”

“但若出兵羅刹國,又是一筆不小的軍費,沒準滅羅刹國之利不及軍事之費!”

朱慈燦這時候轉移了話題。

“滅羅刹國倒是不用我們自己花錢。”

溫體仁這時候回道。

“次輔這話讓人糊塗,怎麼就不用我們自己花錢?”

朱慈燦問道。

“陛下剛才已經說過,接下來是理藩寺的事,即要派使臣去羅刹國,讓羅刹國給大明一個交代,並揚言要教訓他,甚至是滅其國,以作為對他擅自入侵我大明的報複。”

溫體仁說著就又道:“羅刹國現在元氣大傷,在他西邊又有波蘭、瑞典與他為敵的強國,如果他不想被瓜分,甚至是被滅掉,就得老老實實地接受我們的一些要求,比如賠款,比如割地,以及其他要求,這樣我們就能通過從他羅刹國威逼來的利益,作為接下來滅掉羅刹國的軍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