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虞夏商周(上古五朝錄) 第054章 西施亡吳,戰國七雄(2 / 2)

大明仙賦 一道啟玄 8705 字 5個月前

箭矢如雨,劃破夜空,每一聲尖銳的呼嘯都預示著生命的消逝。

城牆之上,吳國守軍奮力抵抗,但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越軍,他們的抵抗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姑蘇城的城門轟然倒塌,越軍如潮水般湧入,將這座曾經的繁華之城淹沒在血與火之中。

吳太子友,在絕望中被越軍生擒,他的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卻也隻能束手就擒。

夫差沿途心中充滿了對勾踐的憤恨與不甘,誓要奪回失地,重振吳國雄風。

當夫差率軍匆匆趕回,迎接他的不是勝利的曙光,而是勾踐親自督陣的越軍鐵騎,以及範蠡、泄庸兩翼如狂風驟雨般的攻勢。

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每一聲兵器的碰撞都震顫著人心。

勾踐立於高坡之上,望著這片混亂的戰場,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他知道,這一刻,他等了太久。

最終,在範蠡的精妙指揮下,越軍以少勝多,再次重創吳軍,徹底動搖了吳國的根基。

途中,戰鼓聲與告急的號角交織成一片絕望的樂章,每一聲都如重錘般敲擊在吳軍將士的心頭。

天空被濃厚的硝煙染成了鉛灰色,陽光艱難地穿透雲層,卻照不亮他們黯淡無光的眼眸。將士們的臉上寫滿了對家人的深切思念與擔憂,那份沉重幾乎要將他們壓垮,心膽俱碎之下,連手中的兵器都顯得異常沉重。

遠行的疲憊如同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著他們的步伐,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沉重的喘息。昔日的英勇與豪情,在這一刻仿佛被寒風吹散,留下的隻有無儘的疲憊與絕望。

與越軍交戰,那曾經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吳軍,如今卻如同驚弓之鳥,一觸即潰,潰不成軍。

戰場上,勾踐親率大軍,三戰三捷,勢如破竹,其麾下將士士氣如虹,喊殺聲震天動地。第二次攻入姑蘇之時,城牆上空蕩蕩的,隻剩下風聲與戰旗獵獵作響,預示著這座古老城池的末日。

夫差,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吳王,如今被困於姑蘇山頂,四周是越軍的重重包圍,宛如孤島上的一葉扁舟,隨時可能傾覆。

麵對絕境,夫差派出了使者,手捧降書,顫抖著聲音向勾踐乞降,願以臣子之禮侍奉越王,隻求能保全性命。

然而,勾踐的眼中卻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他深知放虎歸山、後患無窮的道理。

在範蠡的堅決勸阻下,勾踐緩緩搖頭,拒絕了夫差的乞降,讓使者帶著絕望而歸。

姑蘇山上,夫差孤立無援,望著山下黑壓壓的越軍,心中湧起無儘的悔恨。他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無儘的淒涼與無奈:“孤老矣,不能事君王。吾悔不用伍子胥聯齊滅越之言,自令陷此。”

吳王夫差,這位曾不可一世的霸主,臨終之際,艱難地命令身旁忠誠卻同樣絕望的侍從:“取三寸帛來,遮我雙眼,讓我無顏麵對那忠魂伍子胥於九泉之下。”

話語間,每一字都仿佛是從他心底最深處撕裂而出,充滿了無儘的羞愧與不甘。

言罷,他拔劍出鞘,寒光一閃,劍尖已抵咽喉。

隨著一聲沉重的歎息,夫差結束了自己輝煌而又悲慘的一生,自刎於姑蘇山巔,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也見證了吳國最後的輝煌與落幕。

吳國,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國家,隨著夫差的離去,徹底淪為了曆史的塵埃。

而就在這時,一個身影悄然踏入了這片廢墟之中,那便是吳國太宰伯嚭,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悲傷,反而滿是對未來的貪婪與算計。

伯嚭腆著臉,厚顏無恥地向新主勾踐乞求賞賜,企圖用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幫助”作為籌碼,換取一官半職,繼續在權力的遊戲中苟延殘喘。

然而,勾踐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他早已看透了伯嚭的虛偽與背叛。麵對這無恥之徒,勾踐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隨即大喝一聲:“來人!”

勾踐的聲音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

隨即,數名甲士應聲而入,他們手持寒光閃閃的兵刃,將伯嚭團團圍住。伯嚭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會落得如此下場。

勾踐站起身,緩步走向伯嚭,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伯嚭,你身為太宰,不忠於其君,反而在外受敵國重賂,與我等比周,此等行徑,天地不容!今日本王便以‘不忠’之罪,賜你一死!”

言罷,勾踐一揮手,甲士們迅速上前,將伯嚭押至殿外,隨著一聲沉悶的刀落聲,一切歸於平靜。

這場權力的遊戲,再次以鮮血為代價,書寫了新的篇章,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國,成為霸主。

注: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吳國與越國的恩怨糾葛,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而西施,便是這幅畫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西施一個柔弱女子,背負著家國仇恨與個人情感的雙重枷鎖,被命運推向了曆史的舞台中央。

西施的身影在越國的宮牆下顯得格外孤寂。她的眼中閃爍著決絕與不舍,那是對故土的深情,也是對未知命運的忐忑。

當她被越王勾踐親手交予吳國使臣,踏上前往姑蘇的漫漫長路時,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刀尖之上,疼痛而堅定。

抵達吳國,吳王夫差初見西施,便被她那傾城之貌深深吸引,仿佛天地間所有的光華都彙聚於她一身。

然而,這絕美容顏之下,隱藏的是一顆複仇的心。西施以她的智慧與美貌,巧妙地周旋於吳宮之中,用她那溫婉如水的言辭和柔情似蜜的舉止,一點一滴地侵蝕著夫差的心防。

她不僅精通琴棋書畫,更擅長察言觀色,總能在不經意間探得吳國的機密。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西施便秘密地將這些情報編織成密信,通過精心設計的渠道傳遞給越國。

她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輕撫夫差的臉龐,都可能是越國勝利天平上的一枚重要砝碼。

終於,吳國決定傾全國之力,發動一場旨在確立其霸主地位的戰爭。

精英儘出,國中空虛,這正是越國期待已久的反擊時刻。西施深知,這是她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她利用自己在吳宮的地位,巧妙地引導夫差做出了一係列錯誤的決策,同時,一封至關重要的密信也悄然送到了勾踐的手中。

隨著戰鼓的轟鳴,越國的鐵騎如潮水般湧向吳國,而吳國因內部空虛,加之戰略失誤,很快便陷入了絕境。

在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決戰中,西施的名字雖未直接出現在戰場上,但她所扮演的角色卻至關重要。她的智慧與犧牲,為勾踐的滅吳大計鋪平了道路。

最終,當吳國的城樓在熊熊烈火中轟然倒塌,夫差在絕望中自刎,西施則永遠鐫刻在了曆史的豐碑之上,作為一位既可悲又可敬的女性,‘吳國因西施而滅亡’實至名歸!!

——未完待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