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虞夏商周(上古五朝錄) 第056章 稷下學宮,百家爭鳴(1 / 2)

大明仙賦 一道啟玄 7473 字 5個月前

——書接上回——

在田氏齊桓公的雄圖大略之下,稷下學宮的誕生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劃破了齊都臨淄沉悶的天際。

夕陽如血,映照在那座剛剛拔地而起的巍峨學宮之上,金色的光輝與青磚灰瓦交織出一幅莊嚴而神秘的畫卷。學宮依山傍水,稷門巍峨聳立,仿佛是通往知識與智慧的天梯,吸引著四方學士的渴望目光。

學宮內,鐘聲悠揚,回蕩在每一寸空間,宣告著新一天的學術盛宴即將開啟。

各路賢士,或騎駿馬,或乘輕車,自四麵八方彙聚而來,他們衣衫襤褸中藏著不凡氣度,眼中閃爍著對真理的熾熱追求。

進入學宮,隻見庭院深深,鬆柏蒼翠,小徑兩旁,簡牘成堆,墨香四溢,仿佛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先賢的智慧。

與此同時,遠在楚國的吳起,正以一股不可阻擋的勢頭,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他身著鐵甲,目光如炬,穿梭於朝堂與軍營之間,每一步都踏出了堅定的改革步伐。整頓吏治,他鐵麵無私,將那些貪贓枉法、屍位素餐的舊貴族一一清除,朝堂之上,風氣為之一清,人心振奮。

加強中央集權,他雷厲風行,設立新製,確保政令暢通無阻,國家機器運轉得前所未有的高效。財政改革緊隨其後,開源節流,國庫日漸充盈,為楚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而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吳起在軍事上的卓越成就。他親自訓練軍隊,以嚴明的軍紀、高超的戰術,迅速提升了楚軍的戰鬥力。

吳起南平百越,他率領大軍翻山越嶺,與蠻族浴血奮戰,最終將其納入楚國版圖,拓展了廣袤的南方疆域。北滅陳、蔡,他又以少勝多,智勇雙全,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役,莫過於與魏國的決戰。

兩軍對峙,戰雲密布,吳起運籌帷幄,奇謀頻出,最終以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勝,徹底擊垮了魏國的囂張氣焰,使得楚國聲威大震,四方來賀。

隨著楚王的猝然離世如同驚雷劃破長空,瞬間將王朝的穩定撕得粉碎。夜幕低垂,舊貴族的陰謀在暗處悄然蔓延,他們心懷不甘,誓要鏟除一切變法的痕跡,將國家拉回那腐朽的舊時代。

夜色如墨,楚王宮城被一股不祥的陰霾籠罩。

吳起,那位曾以鐵血手腕推動楚國變革的英雄,此刻卻孤身立於王城之巔,麵對著四麵湧來的士族大軍洪流。

士族大軍怒吼著,手中的弓箭如同烏雲中的閃電,密集而致命,每一箭都承載著舊勢力的憤怒與絕望。吳起身形矯健,在箭雨中穿梭閃避,但他的眼中隻有決絕與不屈,他深知自己的命運已與這變革的興衰緊密相連。

就在士族大軍以為勝券在握之際,吳起做出了一個震驚所有人的舉動。他猛然撲向已逝楚王的遺體,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最後的盾牌。

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空氣中彌漫著悲壯與慘烈。士族大軍的箭矢無情地穿透了他的身體,卻也因他這一舉動,觸發了楚國嚴苛的連坐律法。

七十多名參與圍殺的貴族,在震驚與恐懼中意識到,他們已將自己推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隨著吳起倒下的身影,一場更為殘酷的清算悄然展開。楚王的遺詔被緊急宣讀,那些曾以為能逃脫懲罰的貴族們,瞬間被絕望淹沒。

他們的家族,因這一瞬間的貪念與背叛,遭到了滅頂之災,整個楚國為之震動,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複仇的氣息。

與此同時,遠方的韓、趙、魏三國,正密謀著另一場驚天巨變。

他們聯手策劃,將那位早已失去實權的晉-國-國君,從高高在上的寶座上無情拉下,如同丟棄一件無用的舊物。

在權力的遊戲中,晉-國-國君的哀鳴顯得如此微弱,他的領地被三國瓜分殆儘,晉國,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國家,至此實亡,隻餘下曆史的塵埃中幾聲不甘的歎息。

田氏之後齊威王當政,在鄒忌等人的輔佐下,采取革新政治、整頓吏治、發展生產、繁榮經濟、選賢任能、廣開言路,擴建稷下學宮等一係列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措施,終於使齊最強於諸侯,稷下學宮也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齊威王在孫-操-之子孫臏幫助之下開始稱霸。

另一邊魏國丞相公叔痤生命的最後一刻,向魏王舉薦自己的弟子衛鞅(商鞅),現在當任中庶子之職,而魏王聽到是一個小小的中庶子一臉的不屑,而公叔痤苦口婆心的勸說魏王,如果不重用衛鞅,就請在他死後立刻殺了衛鞅。

魏王一聽大驚,頓時覺得公叔痤已經老糊塗了,讓公叔痤好好養病,就離開公叔痤的家中,公叔痤看著離開的魏王內心一片淒涼,魏國的王這樣糊塗,魏國未來還有希望嗎?

魏國,在沉鬱的暮色中籠罩著一層不安的陰雲,公叔痤的離世如同巨石投湖,激起層層漣漪,卻也悄然間改變了朝堂的暗流。

秦國密使景監,身影隱秘而堅決,穿梭於魏都的幽深巷弄間,完成了那項艱巨的任務,讓魏國這頭即將咆哮的雄獅暫時收斂了利爪。

然而,他的腳步並未因此停歇,反而更加急促,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直向那個可能成為魏國未來風向標的人物……衛鞅。

夜色如墨,景監悄然潛入衛鞅的居所附近,目光如炬,透過稀疏的竹葉,窺視著那扇緊閉的木門。

屋內,燭光搖曳,映照出衛鞅瘦削而堅毅的身影,他正埋首於簡牘之中,眉宇間透露出對時局的深邃思考。景監心中暗自思量,這位傳說中的法家奇才,是否真的如公叔痤生前所言,擁有改天換地的能力?

與此同時,魏國大將軍府內,氣氛同樣凝重而複雜。龐涓,這位曾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武將,此刻卻坐在書房中,手指輕輕摩挲著案上的玉佩,眼神中既有得意也有憂慮。

自從趕走孫臏,加之丞相公叔痤的猝然離世,他無疑站上了魏國權力的巔峰,但這份榮耀之下,是更加沉重的責任與未知的挑戰。他心中暗自盤算,衛鞅,這個被公叔痤極力推崇的人物,是否真的能成為他穩固權位或是未來對手的關鍵?

夜,漸漸深沉,兩道截然不同的目光,卻都不約而同地聚焦於衛鞅一人之上。景監決定采取行動,他悄然接近衛鞅的居所,利用夜色作為掩護,試圖以最直接的方式驗證公叔痤的遺言。

而另一邊,龐涓雖未親自動身,卻已密令心腹,暗中監視衛鞅的一舉一動,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或拉攏重用,一切取決於衛鞅的真實能力。

就在這緊張對峙的氛圍中,衛鞅似乎並未察覺外界的風起雲湧,他依舊沉浸在書海之中,尋找著能夠拯救魏國於水火之中的良策。

然而,命運的齒輪已經悄然轉動,一場關乎魏國未來走向的較量,正悄無聲息地拉開序幕。

夜色下的魏國國都,彌漫著一種壓抑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仿佛整個國家都在屏息以待,看這位年輕的法家學者,如何在權力與陰謀的漩渦中,改寫魏國的命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