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人情薄似秋雲(1 / 2)

“桂嫂子,程大娘子娘家來了親戚,中午要在杏林閣設宴寬待”,青萍塞給桂嫂子幾個銀豆子,好言語道:“中午的宴要儘量體麵點。”

“不必了,東府三個主子的用度都是從賬上走,若是被人告了去,我還能在徐大娘子麵前得臉?那可是個厲害的。”

桂嫂子推的不真切,眼睛還是瞟著青萍的銀子,笑的訕訕的。

“你就拿下吧,西府若來問,你就說是程大娘子勞碌你賞的酒錢,本也沒幾個。”

青萍掖進她的腰帶子裡放好,拍了拍她的腰包方才走。

“程大娘子的娘家嫂子又來了,年年來打秋風”,廚房火不滅,裡麵熱,桂嫂子拿瓢在水缸裡舀了水,解渴的咕咚咕咚一連喝了幾口,得了程尋意的錢便替她抱不平。

她撇嘴跟摘菜的婆子說:“好歹也是官宦之後,回老家種田讀書,也不至於落得到親戚處乞討的樣子。”

“程老爺沒了後家裡就敗的差不多了”,那婆子擠弄了下眼睛小聲念叨,“爭家產時打的那個歡,三個哥哥瓜分一乾二淨,還慫恿父親把妹妹賣進咱們府裡給大爺,一分嫁妝都沒帶。”

那婆子聲音壓得更低,與桂嫂子嘁嘁喳喳的說:“咱們王府抬出去多少金銀綢緞。”

“那還不夠敗家的?”桂嫂子撇嘴更厲害了,“還來打秋風。”

“他娘家大哥沒個營生,隻靠地租子,老家地貧,又在京城闊氣慣了,花起錢來大手大腳,還生了好幾個兒子呢,添丁進口哪裡不花錢。”

“程大娘子的嫂子進來了,小滿姐姐領著呢”,外頭撿碳的丫頭進來報信,這三個人都到門口伸著脖子看,隻見那婦人身後還領著一個姑娘,十五六歲的年紀,倒是生的明媚動人。

“那小娘子是誰?”

老婆子搖頭,“八成是她女兒,帶進京中尋婆家的。”

“大姐兒的婆家還是徐大娘子給找的,她們怕是打錯算盤,程娘子佛一樣的性格,能管這檔子事兒?”

程尋意的嫂子覃氏說來也是個官宦之後,當年兩家老爺一處在外做官,走動頻繁,將覃氏配給了程尋舟,這個嫂嫂跟哥哥一樣都是不

成器卻貪榮華的德行,分家時身為兄長和嫂嫂與兄弟吵得不可開交,從此不相往來。

覃家和程家一樣,沒個成事的子孫,覃家好歹還能拉下臉去學學做生意,哪像他大哥,既不讀書還想著祖上是讀書人,硬在家裡做什麼清儒士人,還學人家給自己取了個青坡居士的名號。

讀書不成器也罷,開個私塾也體麵,偏又無能,又不事耕種,憑天吃飯還不下犁,每年都得來兩回借錢借衣裳。

倒是說得好聽,借不是要,他們可曾還過一粒米沒有。

“妹妹啊,你家大爺壯年西去,留你可怎麼活啊!”

她一進來便假惺惺的嚎哭起來,用帕子去擦根本沒有的眼淚,程尋意沒有好臉色,蹙眉道:“你可彆應景兒了,這會子還來嚎喪,驚擾了我婆母你擔待不起。”

覃氏看她沒好臉趕緊收聲,又賠笑的坐下說:“路遠,聽說大爺薨都是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這才動身過來,想著也給他上炷香。”

他活著也沒見與程家人見上幾麵,給他們的錢都是自己攢下的體己,現在倒想起來給他上香,他們該給自己磕頭才對,她才是財神爺呢。

“等你走的時候,讓青萍帶著你去祠堂敬香。”

覃氏轉了轉眼睛,嘿嘿笑道:“不忙,來了多留幾日。”

“大嫂,我府中正守孝,需清靜,不便留客,你住個兩日拿了銀子就走吧。”

這麼多年程尋意都摸準了她的脈門,從來都是得了銀子一會兒工夫都不多留,所以她示意青萍先把銀子給她。

青萍按吩咐包了五十兩銀子,額外讓小滿又包了些衣服首飾給她一齊帶著,夠一家子用一陣子的了。

覃氏也沒個體麵,當麵就解開那銀子包看,然後笑起來,說道:“今年你二侄兒討了娘子,家裡多了一口子,又艱難了不少。”

“娘子,你這是還嫌五十兩少了?”青萍眼睛立起來。

“這還是我家娘子攢的體己錢,如今大爺沒了,都是西府徐大娘子掌家,日後想要五十兩也沒有了。”

“她再能你也是嫂嫂”,覃氏語氣高漲,一臉不服氣,“長嫂如母,她敢苛待大房娘子?”

程尋意冷眼瞧她那個粗鄙的樣子,“你若是替我抱不平,我

送你去西府坐坐,給她講講什麼是長嫂如母,你也是做長嫂的。”

覃氏氣焰下來,又是嘿嘿一笑,“她一個年輕夫人我不與她口舌,倒是你也該為自己想想,多爭些金銀將來傍身,你不如我有兒子,鷺姐兒嫁出去那就是彆家人了。”

她生的三個窩囊廢有跟沒有什麼不同,隻知道像是蛀蟲一般躺在爹娘的身體上吃喝索要,逼得老娘三天兩頭去親戚這借錢。

“我的事情不用你管,自己顧好自己吧,青萍剛才說的沒錯,以後我連著五十兩都拿不出。”

覃氏聽她這麼說先是驚懼,然後又嘻嘻笑起來,起身推著自己領進來的姑娘往前走了幾步,挨著程尋意更近的椅子坐了,說:“我為你謀劃了,這次來就說這事兒的。”

“你能有什麼謀劃?”程尋意打量了下那姑娘問。

覃氏一臉肅整,說道:“這是你二弟的大女兒,你沒見過的侄女,喚作鳳姐兒,小名兒叫英鳳,模樣生的多好,銀盤麵水杏眼,桃紅目柳葉眉的,今年也十六歲了。”

她笑意盈盈的看著英鳳稱讚,如同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