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朕,不接受投降!(1 / 2)

通往興慶府的官道上。

趙桓率領的大軍,正在不疾不徐的趕路。

大軍在摩天嶺休整好,整編了俘虜的西夏士兵,整頓了軍隊,才繼續往興慶府去。

越是到現在,趙桓反而越不急了。

更加從容起來。

在趙桓看來,李乾順已經死了,李仁義這個西夏國的太子,已經和洪家的人先一步往興慶府去遊說,大勢碾壓下,西夏守不住的。

他有十足的底氣能取勝。

天下一統的大勢,是誰都無法阻攔的。

大軍徐徐推進,趙桓的心情也愈發的輕鬆。

大宋目前,還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冗官一直存在,很多不應該存在的部門也要解決,這些都是要一一改變的。

隻不過,可以留在後續安排。

等滅了西夏,未來繼續開疆拓土,就可以把該調整的調整了。

之所以大宋的冗官太多,本質上,就是車神趙光義太沒膽子了,對誰都不放心。

很多部門的官員,根本不做事,有官職沒有實職。偏偏,部門真正做事的人,又從其他地方安排人來。

層層疊疊,不斷的安排人任職。

完全是一個臃腫的廢物。

縱觀曆朝曆代,都沒有像宋朝這樣臃腫的官吏體係,完全是一個爛攤子。當然從另一個層麵,這也是宋朝一直苟活著的原因,因為無數人做官,有太多太多的人進入了大宋。

加上大宋不禁止官員經商,反而有鼓勵,官商勾結,當官的日子舒坦,也就沒有什麼人想要造反。

就算造反,也被招安了。

趙桓不希望人亡政息,所以要改變這些。

實際上,之前也有改革,希望裁汰一些臃腫的部門,奈何改革很難推動,因為觸及了太多太多利益部門,無法推動下去。

趙桓卻不一樣。

憑借著滅國之功,他有十足的底氣去推動。

在趙桓想著後續,以及捉摸著鎮守西夏的情況時,卻是關勝走了過來,稟報道:“陛下,前方士兵來報,西夏國的舒王李仁禮,前來出使求見。”

趙桓眼中帶著戲謔神色。

李仁禮來了。

這是來求和嗎?

他倒是想要聽一聽,對方能說出什麼樣的條件來。

趙桓吩咐道:“把人帶過來。”

關勝吩咐下去,不一會兒,李仁禮來到了趙桓的麵前。他注意到威嚴赫赫的趙桓,心頭凜然,連忙行禮道:“西夏舒王李仁禮,拜見天朝皇帝陛下。”

趙桓淡淡說道:“有何事?”

李仁禮連忙說道:“回稟陛下,西夏和天朝開戰的事情,全都是李乾順一意孤行。是李乾順執意派遣嵬名安惠去了東京城。”

“也是李乾順執意和天朝抗衡。”

“李乾順不自量力,妄圖和陛下作戰,他是自取滅亡。”

“如今,濮王李仁忠繼位登基,願意向大宋天朝求和,繼續稱臣納貢的體係。我西夏國上下,尊奉大宋為宗主國。”…。。

趙桓淡淡道:“之前的時候,西夏就是朕的附屬國,卻以下犯上,趁著朕去了大理,竟然煽動混亂。”

李仁禮頓時語塞。

該死的李乾順,該死的嵬名安惠,沒事兒惹趙桓乾什麼呢?

西夏國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惹人。

現在麻煩了吧。

李仁禮深吸口氣,表態道:“陛下,西夏國上下已經認識到了錯誤。我西夏國願意給與足夠的賠償,懇請陛下能退兵。”

趙桓卻不置可否,壓根兒沒有表態。

李仁禮心頭更慌了。

趙桓不接話,那就意味著會繼續攻打西夏,這對西夏是相當不利的。

李仁禮仔細的想了想,繼續表態道:“陛下,我西夏國是虔誠的願意歸順。為此,西夏國上下願意真心實意歸附。”

“第一,我西夏國繼續給予賠款。”

“第二,我西夏國可以解散軍隊,隻保留少數的禁軍,且任由大宋駐軍西夏,保護西夏的安全。”

“這是我皇最大的誠意,請陛下明鑒。”

李仁禮生怕趙桓不同意。

現如今,能苟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好處。

李仁禮正色道:“皇帝陛下,雙方交戰是不利於大宋的,會葬送無數的士兵。這些大宋的士兵身死,會牽連無數人。所以,何不休戰呢?”

趙桓很是詫異,竟然任由大宋的軍隊無駐軍。

這條件有些優渥。

曆朝曆代,許多歸附中原王朝的國家,也沒有讓中原王朝駐軍。頂多是在西域或者是北方草原,設立了都護府。

趙桓卻更清楚,到了現在這一步,西夏國已經是山窮水儘。

現在不滅西夏,任由西夏恢複,未來還要征討西夏,這是趙桓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再看到的。

趙桓沉聲道:“既然接受朕的駐軍,為什麼不徹底融入大宋呢?朕都能夠駐軍了,為什麼還要留下西夏。”

刷!

李仁禮臉色大變。

皇帝不同意給西夏國生路,這就意味著雙方沒得談。

不!

不能這樣。

李仁禮也是自幼讀書,對中原文化了如指掌的人,他沒有因為趙桓的強勢就屈服,反而是決定要施展三寸不爛之舌。

他一定要完成任務。

他的親哥哥當了皇帝,他現在就是最有權勢的人,豈能不享受呢?

李仁禮再一次道:“陛下,您錯了。要徹底奪取西夏,對大宋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在下據此判斷的理由有三,請陛下靜聽之。”

趙桓也不著急,笑道:“說說看,有哪三個理由?”

李仁禮打起精神,回答道:“第一,西夏國已經建立上百年,經過我西夏李氏的治理,現在西夏境內人心所向。”

“大宋要滅西夏,勢必遭到所有人的抵製。”

“遼國之所以覆滅,是遼國皇帝貪圖享樂,壓榨百姓,使得地方百姓生靈塗炭,家破人亡。”…。。

“我西夏曆代皇帝,一向是勵精圖治,地方百姓安居樂業,人心所向。”

“這是我西夏的人和。”

李仁禮侃侃而談,沒有半點的懼怕。

此時此刻的他,已經把自己當作是曆史上那些舌燦生花的外交使臣,要憑借著一張嘴,為國家求得一線生機。

趙桓不置可否,笑道:“第二呢?”

李仁禮繼續道:“第二,雖然先帝李乾順輕敵冒進,導致軍隊損失慘重。可是,西夏國還有足夠的兵力。”

“西夏國境內,更有無數的城池,可以節節阻擊。”

“最重要的一點,我西夏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境內多山地,很多地方都易守難攻。”

“皇帝陛下要攻打一兩座城池,倒也是容易。可是要攻打整個西夏,全國各地抵抗,你是必要的分兵,勢必要四處分散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宋反而會陷入西夏,進一步拖累到大宋本身。”

“大宋剛奪取遼國的地區,以及金國的地區,在我看來,都不夠穩健。一旦大軍在西夏被拖住,勢必影響邊境治理。”

“這是我西夏的地利優勢。”

趙桓捋著頜下的胡須,卻依舊沒有表態,淡淡的點了點頭。

李仁禮卻越說越自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