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義兒軍伍,君師一體(1 / 2)

救濟園,是荀棐五年前所置,收養了因為旱災、疫病而流離失所的老幼。

幾年下來,莊園之中已有少年近五百,老者百餘。

為何老幼的比例相差這麼大,不難理解,旱、疫之時,老人體弱,且常常將糧食留給小兒輩,自然難以存活。

而這些少年在被收養之時,大都在十二歲之上,年紀再小的幾乎沒有,因為根本活不下來——歲大饑,人相食,真實的場景遠遠比人們所想的更加恐怖、血腥、殘酷。

如今數年過去,養濟園中十五歲以上的少年有三百七十餘人,餘者都在十四歲上下。

荀棐勒馬停在莊園之前,可見廣袤農田之中,許多穿著犢鼻褲的田奴正埋頭忙碌,十餘名身著短褐的僮仆騎馬持劍在四方巡視。

僮仆們一見荀棐兩人,立刻下馬行禮,荀棐揮揮手,徑直騎馬駛入莊園中。

說是莊園,實則形同塢堡。

莊園四周修有高牆,在高牆的周圍還建有瞭望譙樓,莊園之中,有宅院、穀場、馬廄、牛欄、豬圈等等,甚至還有森林和山丘。

完全可以說,這座莊園就是一處鄉亭。

騎馬行在莊園之中,荀棐耳邊可以聽到軍陣的呼喝聲。

抬目一望,隻見不遠處一塊平整土地上,近三百名少年分成三隊,跟隨著口令和旗語,或持矛、持盾牆列而進,或騎馬彎弓,或投擲短戟。

另又有二百餘少年跟隨著數名師者識字、學習算學。

這些師者全都是荀氏家族的旁支成員,基本的識文斷字都沒問題,畢竟荀氏一直都辦有族學,每位荀氏子弟都能入學。

出於對親族的信任,荀棐出資費請了數名荀氏子弟為少年們授學,他們也都欣然應允,再怎麼說這也是一份額外收入——

荀氏雖是大族,但不是每個人家中都有富餘的錢財,因為荀氏是家族分居的,即每家每戶在經濟上是各管各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八龍之長荀儉,因其早亡,家境衰微,以至於他的兒子荀悅在小時候隻能向彆人借書看。

荀棐駐馬觀望之時,軍陣前一名威武青年轉頭看到了荀棐兩人,於是快步走來,口中帶笑:

“輔之,你終於來了,這次可帶了酒來,沒有金漿酒,麥酒也好啊。”

荀棐啞然。

這名青年名叫荀武,字行文,是荀棐同輩分中最善練兵排陣的族人。

他自幼喜好兵戈之事,性情灑脫,雖是旁支,卻與荀棐關係不錯,在得了荀棐的邀請後,不假思索的便答應幫他訓練部曲。

對的,在荀武看來這就是訓練部曲。

除了教這些少年兵法和識字讓他覺得稍微有些奇怪以外,其他的和世家豪強訓練部曲沒什麼區彆。

當然,若真想找出一些區彆也還是有的,那就是這些少年吃的很好、練的很多。

吃的很好是指他們一日三食,三日一肉。

練的很多指操練的時間長,更指他們訓練的花樣多。

除了基本的矛以外,少年們還被要求練習盾、刀、弓、劍諸如此類。

每個人最少要熟練三樣武器,這在荀武看來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據他所知,各個大族豪強雖然也訓練部曲和僮仆,但實際上不會要求這麼多,他們往往是在人數和甲胄上麵下功夫。

部曲多,甲胄精良,再稍微成陣,這就已經是非常精銳的部曲了。

再要求懂至少數樣武器,實在是難度太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