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終局(2 / 2)

‘原來是天子的旨意到了,怪不得忽然召集所有人來軍營。’

荀棐走過去一一見禮,眾人回禮,複等了一刻鐘,皇甫嵩和朱俊清點完人數,向宦官道:“天使,眾將都齊了,請宣旨意吧。”

天使倨傲地點了下頭,打開聖旨,不疾不徐地讀完了。

聖旨的內容和荀棐早先猜測的差不多,靈帝要求皇甫嵩和朱俊合軍攻打陳國、汝南二郡的黃巾賊,將豫州一地平定。

至於荀棐,也被要求隨軍出征,同時靈帝還給荀棐升了個職位,即彆部司馬。

彆部司馬秩比千石,“其兵多少各隨時宜”,也就是說,彆部司馬麾下的人數是不固定的,正好適合荀棐現在的情況。

畢竟光是荀棐麾下就已經有郡兵合計約莫八千,如果按照規製,做個校尉都可以了,但說來說去還是資曆太淺,不適合一下擢升,所以給個彆部司馬過渡一下,反正這樣也不會影響荀棐帶兵指揮。

宣旨完畢後,天使施施然走了,皇甫嵩則和朱俊將眾人叫到軍帳裡,開始商議接下來的作戰方略。

營中,皇甫嵩堆米成圖,然後在圖上插著十幾麵小小的旗幟,他指著一處說道:

“天子讓我們儘快剿滅陳國和汝南二郡的黃巾賊,而兩郡的黃巾賊合起來差不多有十萬之眾,雖然他們兵器不行,但是到底人多,再加上已經曆經數戰,鬥誌想來不會低,所以此戰頗有難度啊。”

朱俊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尤其是荀司馬剿滅了潁川黃巾之後,兩郡的大頭目都知道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了,在我看來,他們似乎有合兵的打算。”

皇甫嵩問道:“諸君怎麼看?”

孫堅是個勇猛地性子,當即道:“他們合兵反倒更好,正好我們一舉破敵,否則若是讓他們到處流竄,反而不利於我們清剿黃巾賊。”

傅燮附和道:“孫司馬此言有理,卑下亦是如此認為的,如果兩郡的黃巾賊不合並一處,我們反而容易顧此失彼,他們合兵一處之後,我大軍一衝,隻要大勝,則兩郡徹底平息。

皇甫嵩頷首,忽而看向荀棐道:“輔之是怎麼想的?”

荀棐說道:“我與諸君意同,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就算合兵,也不會真的隻聚在一城,他們不會那麼傻,所以我們反而要幫著他們合兵。

比如說,我軍分兵兩處,一者攻打陳國,一者攻打汝南,深入境內,然後折返驅趕黃巾賊寇,將他們趕到一城,然後圍困城下。”

皇甫嵩臉上露出笑容,道:“輔之此言有理,我和公偉也是這麼想的。”

緊接著皇甫嵩說道:“諸君認為此策略如何?”

眾將齊聲道:“無異議。……

“好!”

皇甫嵩頷首:“那便依照此策出兵,眾將聽令!”

“在!”諸人齊齊起身。

……

之後荀棐帶兵八千出征,征汝南郡黃巾賊,又於西華斬黃巾渠帥。

後隨皇甫嵩轉戰兗州,再破黃巾,最後轉戰冀州,取張角首級,以功封亭侯,並為兗州一郡太守。

數年之內治理地方,積蓄力量,於公元189年,席卷兗州,並出兵阻董卓焚雒陽,公元191年,下青州,編練青州兵,義兒軍再次擴大,原先的義兒軍任伍長、什長等職務。

董卓死後,聯絡王允、呂布,去信賈詡讓他勸住董卓的麾下,荀棐在王允的邀請下入長安,收董卓麾下精銳涼州兵,迎奉天子,討天下。

此時荀棐麾下有義兒軍元從、青州兵、涼州兵,合計兵士十一萬。

公元192年,豫州黃巾複起,荀棐遣一將平之,得豫州。

公元194年,陶謙病死,荀棐率軍攻之,得徐州。

又二年,北上攻袁紹、公孫瓚聯軍,破之,北方平定。

公元198年,休養生息兩年後,南下攻袁術、劉表,劉表降,袁術死,荀棐稱魏王。

公元199年,荀棐聯絡江東士族,孫策被伏殺,下揚州。

公元200年,天下基本定下,荀棐稱帝,國號為魏。

稱帝後,荀棐安排一道人獻上雕版印刷術,於是借此定科舉,三年內仍以五經取士,而後則設立數學、地理、五經、策論、醫學等科。

子女長大,重啟大分封,交趾、朝鮮、蒙古、倭島,並造海船,開發南方。

完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