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縣北與冀州魏郡交界,西邊隔著一個燕縣與河內郡相連,是太行山黑山賊和南匈奴東進或南進東郡的必經之道。
如今的東郡太守夏侯惇就曾在曹操初入東郡時駐守此處,這個地方首當其衝。
楊俊在得到陳盛消息的第一時間,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豎清壁野,布置城防。
不僅是因為陳盛的消息,而是去年黑山賊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打來的。
且陳盛言之此次黑山賊人數更多,連同南匈奴也會南下,他身為縣令不得不防,也一早就派人去郡治濮陽報信。
濮陽在白馬東邊離得很近,快馬加鞭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趕到。
曹操剛入東郡時治所在東武陽,此處位置靠北離得老大哥袁紹的勢力比較近,且有當地豪族陳宮的鼎力支持,比較有安全感。
現在曹操當了兗州牧,勢力也慢慢向兗州東南方向擴張,他的大本營也就搬到濟陰鄄城,任夏侯惇為東郡太守駐守濮陽。
楊俊的防禦工作做的非常好,然而有人卻沒把這當回事。
日至正午。
黃武雄赳赳氣昂昂的帶著千多人,從白馬東門出,向南前去韋鄉。
他們皆都持刀配劍,弓弩在背,還有的手持長矛,穿戴鎧甲,前有幾十騎開路,後有步卒眾人步行跟隨。
身為本縣功曹,黃武出東門時無人敢攔他,大家甚至都以為他是去討伐黑山賊的。
隻等他出了城門,才有兵卒前往縣府楊俊那稟告。
隊伍剛行了沒一會路,陸陸續續又從其他鄉裡冒出人頭,紛紛加入黃武的隊伍,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隊伍人數迅速漲到了近三千人,浩浩蕩蕩莫不雄壯。
這些天他本來就在響應縣裡,召集人手抵禦黑山賊,結果念頭一轉把召集的人手轉而帶去討伐陳盛,軍伍中有他自己的門客,也有臨時征召的鄉勇。
雖然是被楊俊看不起的小縣士族,但能夠這麼短的時間湊出這麼多些人。
白馬黃家這號召力還是不可小覷。
可要是楊俊知道他把防禦縣城的人拉去攻打陳盛,估計會想生吞活剝了他。
黃武並非不知道守備黑山賊的重要性,但又覺得是楊俊小題大做或者說就是他的陰謀,一般黑山賊來劫掠遭殃的肯定先是鄉裡。
這鄉裡都沒消息,縣裡倒先知道了?
一定是楊俊搞的陰謀!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料想黑山賊十日之內都打不到白馬,隻要這三千人在五日內奪下塢堡,楊俊也就無話可說。
到時候我先剿滅陳盛這個“黑山賊”,拿著他們的腦袋回去,這就是主動出擊。
此舉是有功呀!
黃武頗有自己的見解。
此去韋鄉最多一天多的時間,倒是不用準備太多的輜重糧草。
兩到三丈寬的官道被這三千人擠得滿滿當當,很多人都被擠到路兩旁的空地去。
即便這樣隊伍還是拖得老長。
這臨時組建起來的三千人哪裡知道怎麼行軍,一會你推我擠,一會交頭接耳。
有的因為踩到前麵的後腳跟而開始抱怨,有的平日裡就不對付,此時更是怒目對視,對罵推搡,隻等誰沉不住氣,然後就要做過一場。
日照正盛,擁擠不堪的隊伍也能感受到冬日的火氣味,亂糟糟的步伐,激起腳下雪土飛揚,咳嗽聲吵架聲不絕於耳,就像是去趕集的市場場麵。
真是毫無軍紀可言。
騎馬在最前頭的黃武也是微微蹙眉,隻得令親信去後麵整肅隊伍。
不過他也不是很在意,他身邊的五十幾騎還有隊伍前列的千人隊形都保持的良好。
到時候讓後麵那些人去擋擋弓箭就行,要想攻取塢堡有前麵這些自己人就夠了。
隊伍行至一處稍微變窄的山岸口,兩邊山坡也就一人高,但也不能費力爬上去,隻能讓隊伍縮短寬距,延長隊伍長度。
白馬縣多是平原,沒有很高的山。
走在道路最靠近山坡樹林的孫路,找了個解手的借口,一個翻身爬上山岸,隨後就鑽進樹林裡,鑽了一會樹林後,朝著韋鄉的山間近道,飛快的狂跑而去。
孫路正是前幾月陳盛在白馬東市遇到的那個,他和黃進、陳其都是黃武家的門客,為了湊夠多的人,黃武將能召的都召了。
此時卻不知孫路為何突然跑掉,還是朝著韋鄉的方向。
前頭的黃武朝身後隊伍看了一眼,回過頭來是一臉厭煩和無奈,他已經叫人去後邊整理隊形,喧鬨聲依舊不斷。
不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