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陶黯(1 / 2)

犁漢 請叫我陳總長 5146 字 4個月前

劉延自刎於汶水東,本自有功褒和撫恤,但這事卻被濟北國上下給有意忽略了。

當時劉延的媳婦曾哭訴找劉延的上司周鳳,問為何彆家的撫恤都下來了,而他們家沒。

汶水之戰後,周鳳部伍儘喪,就帶著自己小舅子和三個扈兵回了蛇丘。本來他已經坐家待罪,但為了給自己愛將討個公道,他找到了署吏,問其中緣由。

那署吏也沒藏著掖著,而是直接講了原因,其實也不複雜,那就是上麵有意想讓劉延承擔起汶水潰退的罪責。

這次逃出升天的百多濟北國兵基本都是中軍的士吏,他們對劉延頗有微詞,因為他們覺得這次撤退變成潰退就是因為負責殿後的劉延部失職,沒能將賊軍擋住,使得賊軍直接突入到碼頭。

近七百多弟兄就這樣蹈死赴汶水,連汶水都為之斷流,真是慘啊。你劉延難道不需要對溺死的弟兄們負責嗎?

是,賊兵勢大,殿後的劉延部也儘忠了,甚至劉延本人也自刎當場,不可謂不儘忠。但事情不是說隻要努力就行的,要的是完成。溺死汶水的軍卒們難道會因為你劉延一句「儘力了」就安息嗎?

當時聽到這番話的周鳳氣得渾身發抖,他怎麼也想不到,這些醃臢胥吏會這般無恥,讓英雄留血還要讓英雄家屬流淚。當時周鳳就大鬨了府衙,但此時部伍喪儘的周鳳,可謂落難的鳳凰,連草雞都不如。那些胥吏根本沒慣著周鳳,直接將其打了一頓,攆出了署衙。

要知道周鳳可是國家的經製校尉,而這些署吏竟然敢打他,可謂膽大包天。但再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隻因為這蛇丘真正做主的就是這幫豪強胥吏。

自前漢行秦法,曆代太守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平抑地方豪強。

豪強之屬有三類,一個就是七國貴胃後裔,這些人在秦時並未被消滅,秦亂後或結砦自守或依附群雄。等劉邦定天下後,這些人一躍成了地方最勢力人家。

豪強第二類就是前漢的軍功侯。劉邦是個及其大方的人,為其打天下的,有一百三四十人封列侯,享受食邑。這些人基本落戶在了自己的封地,成了地方上的勢力人家。雖然這批人後麵都幾乎被除國,但勢力依舊在各地方留下了。

而最後一種豪強就是地方上的強宗大族。天下初定,劉邦就為自己四十萬將士分了田宅,這些人是最早一批自耕農。後來曆代官府都不斷遷徙流民開墾田土,幾次大規模賜予田土,這都是王朝初期的進取表現。

但自耕農的效率是頂不住強宗大族的集體生產的。所以隻要天下承平,這些強宗大族就會迅速依靠其人多勢眾、生產發達迅速崛起。尤其是前漢前三十年又行黃老之學,不乾預地方,使得這種趨勢更加快速。

所以自前漢武帝後,漢家太守就開始打擊這些豪強,其中任用酷吏、刺史,甚至頒布《遷茂陵令》,史載「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並兼之家於諸陵」,實行「徙陵」製度,將各地豪強遷移故地,使之不能繼續發展壯大。所以漢代五陵年少皆是豪勢子弟。….

但這種方式不過是揚湯止沸,豪家興起的趨勢跟本扭轉不了,等孝元後,更是直接放棄了徙陵製度。但不論怎麼說,前漢在整體上是抑豪強的政策路線,但到了本朝以後,這個政策已經完全扭轉過來了,從抑製豪強變成了依賴豪強。

這一方麵是新莽末年,各豪族紛紛聚眾自保,他們以保護鄉裡的名號,將宗族、賓客、鄉眾聚攏,以塢壁的形式穩定地方。換句話說,漢家掌控了城市,而豪勢掌握了鄉野。

雖然後漢以後,尤其是光武一朝出了不少酷吏,依舊秉持漢家傳統、抑豪家,比如光武有個酷吏叫李章,其家五世二千石,修的《嚴氏春秋》,後為光武拜陽平令。而當時趙、魏豪右往往

屯聚,有清河大姓趙綱就於縣界起塢壁,繕甲兵,為在所害。而李章到任後,直接設饗會招待趙綱。這姓趙的土豪赴宴的時候,帶文劍、被羽衣,率士百餘人,煊赫無兩。但後來怎麼樣呢?在宴會的時候,李章劍斬趙綱,其黨羽也被一網打儘。

但以後像李章這樣的酷吏就很少了。因為酷吏的下場往往都不好,不是被免職就是被發配。所以後麵的主官到任後就開始走你好我我好大家好的和氣路線,後來更是直接辟豪勢子弟作為署吏。

自此漢家權柄下沉到了豪勢子弟手中,而辟舉的主官又往往是純儒,隻通讀經典,而不熟庶務。臨政之時,袖手高坐,謀由吏出,錢穀訴訟一無所知。

可以說地方上的這些豪勢署吏才是真正有權柄的人,而且他們還世代把持,用聯姻的方式,結合成一個根深蒂固的網絡。可以說流水的主官、鐵打的署吏。

開始還有一些太守有心振作,但在事權歸於豪勢之家的情況下,不論他們做什麼最後都會是失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