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七月二十日,午時,隨著泰山黃巾的突然出現,潁陽這一場大決戰真正發生了逆轉。
原先遊弋在戰場左側的漢軍河東騎士團,共千騎,二十個騎隊,已經接收到中軍的軍令,奉命阻擋西北麵的泰山賊軍。
此時河東騎士團因為高強度作戰了一個時辰,人馬狀態都不是很好。但軍令如山倒,很顯然,他們已經是皇甫嵩在戰場上唯一還能調動出來的軍力了。
在奔馳的騎軍團中,高立著節杖大旗下,河東騎士團的主將郭縕知道自己率騎軍這一衝的關鍵。在他看來,西北麵這隻泰山賊援兵太會抓戰機了。此時,漢軍各部幾乎都與汝南黃巾纏鬥在一起,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來阻擋泰山軍衝鋒。更讓郭縕心憂的是,他覺得這夥騎軍的目標不是彆人,正是已經空虛的漢軍中軍,也就是皇甫嵩所在。
已經三十五歲的郭縕,正處在一個武將的最巔峰時期。他出自太原陽曲郭氏,是一個新興的官宦之家。其叔祖做到了光祿大夫,父親做到了大司農,等到他這一代,轉為武事,積功做到了騎司馬。
四月,黃巾大亂。皇甫嵩受命組建將官團,郭縕受同鄉豫州刺史王允的舉薦入皇甫嵩幕府,奉命去河東組建騎軍隊伍。按原先曆史的發展,他會因為平定黃巾軍之功,升為雁門太守,此後他兒子郭淮將成曹魏之重將,並成司馬懿之親信,此後族裔都任於武事,使得他們陽曲郭氏終成中古時期一大將門,唐時的郭子儀就是出自此門。而這一切都是從郭縕始,郭淮繼。
命運的有趣是,此時隨扈在郭縕身邊,與其一起衝鋒,身著盆領鎧,高八尺七寸的偉丈夫,正是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
彆看其人壯闊偉岸,但實際上這司馬朗現在隻有十三歲,去年才蔭的童子郎。因為這過人的身量,當時考核童子郎的監試官都懷疑他謊報年齡。最後才知道,他們司馬家一直就是這麼雄壯,無怪乎秦末司馬卬能被項羽封為殷王,司馬卬的八世孫司馬鈞能安帝時做到征西將軍,此家就是天生的武將胚子啊。
郭縕望著身邊這個隻比自己兒子大幾歲的隨扈,歎了口氣,下令:
“大朗,你去給老帥回報,就說賊軍可能要襲擊中軍,讓老帥趕緊轉移。”
麵甲下司馬朗不吱聲,還是隨郭縕一起移動。
郭縕說了兩次,司馬朗才甕聲甕氣道:
“司馬,我不走。我司馬家沒有臨陣而走的人!”
原來,司馬郎都明白。郭縕就是故意支開司馬郎回陣,就是給他一條活路。此一次衝鋒,郭縕並沒有多少把握,而司馬朗這麼小,沒必要和他死在這。
但郭縕沒想到司馬朗這麼執拗,歎了口氣,就在郭縕還要勸時,又一扈兵開口了,此人是衛固,出自河東安邑衛家,為河東之望。郭縕本以為此為衣冠之子,必有一番氣象,但誰知這人卻說出這一番話:
“司馬,大朗不去,那就讓我去通知老帥吧。”
郭縕不恥,看了眼雄姿英發,濃眉大眼的衛固,但到底還是點頭同意了。畢竟,相比於讓皇甫嵩轉移,誰生誰死隻是小節,怪就怪司馬朗太過年輕,還不知道成年人的道理,那就是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衛固一看郭縕同意,抱拳領命,兜轉馬頭,向著中軍揚長而去。
此時河東騎軍已經完成了兜轉,從戰場左翼移動到了戰場的右後方。這時候,對麵的泰山軍騎兵開始加速了,郭縕再不多想,忙吹三聲號角,示意河東騎軍奔衝。
現在,就是為國儘忠的時候。
來吧!
----------
時間回到上午晨時,在潁陽十裡外,馬蹄滾滾,掀起一陣塵埃,數千騾馬隊以兩列並行的方式在官道上蜿蜒而行,綿延數裡。
這隻騾馬隊顯然就是剛打贏漢軍騎都尉曹操的泰山軍援軍。他們在三日前擊破曹操部後,檢點後計俘口八百,戰馬一千二百匹,其餘四散鄉野無所知。
對這八百人的俘口,丁盛等將的建議是坑殺。因為現在處於戰時,後麵還要和漢軍主力決戰,所有的兵力都需要用在刀刃上,沒精力顧這些俘口。但張衝舍不得,這八百俘口皆是漢軍騎士,是非常優良的騎軍種子,日後張衝要擴建騎軍隊伍,有這些人加入,自然事半功倍。
這裡所有人,包括渠魁張衝在內,沒有人覺得這些漢騎投降後再打自己人有什麼問題。和後世強烈的國家政權認同,秦漢時期,隻有士大夫的精英們才有這種家國認同感,至於中下層的人來說,家族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秦末,西楚霸王項羽逼降秦將章邯二十萬秦軍,就從其中吸納了一批騎軍,後來項羽彭城大戰的兩萬騎軍,就是原先的秦國吏士。而劉邦就更是如此,其人入鹹陽,滅亡秦朝,但依舊有李必、駱甲這些秦將投靠劉邦,為建立大漢立下汗馬功勞。
所以這八百騎隻要操作得當,張衝是很有信心消化掉的。
但可惜時間不等人,丁盛他們說的是對的,現在正是要集中力量決一死戰的時候,一些瓶瓶罐罐就得扔。但最後,張衝,到底還是將這八百人隨隊帶著了。他有他的辦法。
曹操之前在長社一戰,隻以為泰山軍是步騎混合,所以估摸著泰山軍的腳程要到潁陽也要三日以後。而皇甫嵩也因為缺失泰山軍是騾馬化行軍的信息,錯估了泰山軍到達的時間。可以說,正是張衝決定騾馬化行軍,打了一個時間差,才讓這場戰爭出現了轉折。
之後兩日,泰山軍就潛伏在了距離潁陽二十裡外的樹林中。
靠著飛軍背旗的哨探,張衝對潁陽兩岸漢軍的動態一清二楚。見潁陽雙方都選擇休兵,張衝隻能耐住性子帶著全軍繼續潛伏。直到今日,潁陽那邊動天的鼓聲,連他這裡都能耳聞,張衝就知道出擊的時間到了。
全軍騾馬行軍,就連原先不善騎的步軍們,也因為被綁著高強度行軍多日,都能摟著驢脖子跟上大部隊的步伐了。所以隻用了兩個時辰不到,泰山軍就進入了潁陽戰場的邊緣。
此時前方戰場上,到處是喊殺聲。作為全軍耳目的飛軍背旗早已經遊弋到戰場的邊緣,觀察情況。
片刻,蒙沮帶著一隊背旗回陣,向張衝稟告著現在的戰場形勢。
曠野上,泰山軍的士伍們正在喝水休息,騎軍們開始換下了戰馬,因為此前繳獲的原因,突騎將士都是一人雙馬,現在臨戰了,自然要換一匹更有氣力的。而騾驢隊的戰士們也紛紛下了牲口,他們先將那些漢軍俘虜用麻繩綁好丟進了草叢裡,那些人也認命,畢竟知道這些黃巾賊不想弄死他們,所以也都配合。
解決完俘口,泰山軍士伍走到大車附近,開始整備甲械。
之前行軍時,他們的甲械都放在了隨軍的大車上,並沒有穿戴在身。所以這會,他們就互相給自己的袍澤套上衣甲,然後找到各自的隊頭,開始就在這片戰場邊緣排成軍陣。
七月的烈日還是那麼毒辣,眾將士們的甲衣曬得發燙,好在裡麵還有一層夏衣,才沒燙傷肌膚。但這甲一套上去又開始悶,眨眼間,鬥大的汗珠子就順著脖頸滾入到甲衣內,汗流浹背。
真不知道那些在前麵廝殺著的人,是怎麼在這樣的烈日下廝殺下去的。
這時候,張衝看到一隻全體穿著絳紅色軍衣的漢騎集團正從西南方向穿插過來,立馬意識到這就是自己要擊垮的第一波敵人。
張衝拍了拍自己的棗紅馬,然後從扈兵手上接過兜鍪和馬矟。兜鍪一戴,汗水直接都打濕了眼眶,這也太熱了。
另外幾個扈兵,正將兩袋裝滿手戟的囊袋掛在棗紅馬上,箭袋都裝了四袋在馬後。
一切準備妥當,張衝對身後步陣裡的關羽道:
“雲長,這次你跟著我一起衝,讓這幫漢騎看看,騎兵到底是什麼用的。”
關羽一喜,但麵上還是肅然,忙喊於禁出來交代此戰軍略,就挺矟跨馬加入到了騎隊。
剩下的就沒什麼好說的,此戰之方略,張衝在獲知了戰場細節後就已經和麾下諸多吏士講清楚了。等他率突騎衝奔之後,剩下的步兵方陣就需要在於禁的指揮下,執行既定軍略。
既然如此,那就戰吧,說再多都是虛的,誰贏了才說的有用。戰爭確實需要服從政治,但戰爭的成敗卻直接關乎政治的危亡。
深吸一口氣,張衝放下麵甲,一夾馬腹,就開始向著對麵的騎軍緩步而去。隨後,一千二百泰山軍突騎魚麗追隨。
沒有多餘的話,所有人都堅信,跟著前麵這個人,勝利一定屬於他們。
馬速越來越快,對麵的漢軍騎士也開始放開了馬速,在對麵的三聲急促號角聲中,兩隻騎軍不發一言,就要這麼沉悶的撞在一起。
一馬當先的張衝,還在衝鋒的時候,突然從戰馬上站立起來。沒錯,張衝胯下的這匹馬是雙馬鐙,直接解放了張衝的大部分體力。
張衝弓著身子,手中弓箭對準前麵一個披著兩襠鎧的漢吏射去,正中脖頸。此時雙方的距離足足有百步,神乎其技。
張衝連珠一箭,又射死一個漢吏。然後趕忙綽起馬矟,應對之後的撞擊。
百步距離,眨眼即到。張衝一矟就將當麵的一個騎士頂飛,其人直接撞到了後麵三騎,清出一片視野。
然後張衝胸甲前就中了一矛,隻見一個雄壯的漢吏一馬矟捅在了張衝的胸甲,然後馬矟就順著光滑的甲胄給劃開了。
張衝穿著的這領甲正是軍械營大匠鄧直所打造的鏡麵甲,整套甲衣都被打磨光滑,在陽光照耀下,甲光曜日。
張衝一看這人,咦了一聲,然後馬矟一翻,就將這人砸翻落馬。
然後張衝繼續鑿穿著前麵的漢騎,不一會手中的馬矟就已經崩斷。張衝抽出加了配重的鐵骨朵,繼續翻砸著當麵的敵人。張衝抽空看了一眼邊上的關羽,那永遠眯著眼的大漢,此刻怒目而視,手中馬矟每一擊都要砸倒一個敵人,絲毫不比張衝殺得要少。
泰山軍突騎和河東騎軍的廝殺大概持續了不到一刻,然後就分開了。留下了滿地的人屍和不知所措的戰馬,它們咬著自己沉睡的主人,不斷哀鳴。
河東騎軍在脫離接觸後隻行了大概三百步就停了下來,他們互相看著身邊的同伴,看是否還是之前那位相熟的。
河東騎軍司馬郭縕也看了自己身邊一眼,那位身量高大的童子郎司馬郎已經不在了,郭縕歎了一口氣。剛要抓起號角,準備再組織一場衝鋒,但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右手,三個手指已經不見了,而此之前他毫無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