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董王(1 / 2)

犁漢 請叫我陳總長 8163 字 4個月前

當漢中絕斷斜穀等道,切斷巴蜀與三輔溝通的消息傳回長安後,自然不可避免引起了一陣滔天巨浪。

其實當益州牧劉焉暴死的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小皇帝劉協和太師董卓就意識到事情麻煩了。

因為他們剛剛將劉焉的幼子送到成都,這不正好給了劉焉朋黨擁立劉璋的機會嗎?

果不其然,長安到底還是收到了這樣的消息,益州文武一同上表擁立劉璋為益州牧。

本來劉協心裡雖然不甘,但其實心裡也是同意讓劉璋繼承益州牧位置的。這裡麵不僅是因為劉璋暗弱,不會脫離朝廷掌控,更是因為當下的關西首要就是解決關西大軍在介索原大敗的麻煩。

出陣的五萬關西大軍,最後撤退至河東的隻有三萬餘人,不僅主帥生死,就是積攢下的糧秣都損耗一空。

雖然後麵關西軍在河東一帶重新布置了防線,但那些錢糧補給的損耗卻一時彌補不上。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供應大量錢糧的益州自然對長安來說,重中之重。隻要益州繼續提供補給,劉協和董卓也隻能聽任劉璋做個益州牧了。

但就在劉協準備頒布詔書,著人去成都賜予旌節的時候,突然就聽到對麵竟然將巴蜀通往長安的要道給截斷了。

這下子,整件事的性質變了。

原先隻當你劉璋要父死子繼,但隻要你還和朝廷站在一起,那自然都好商量。但現在這麼來看,你卻是想拋開長安自立?那就不能容忍了。

正如那句話,此時的長安萬萬不能接受益州的丟失。

於是,一場對益州的行動在所難免。

而圍繞著這一話題,一場軍事議會正在長安的未央宮展開。

……

此時,偌大的未央宮前殿,隻有少少的六人而已。

其中坐在殿宇之上的正是小皇帝劉協,自掌權以來他的身量就長得越發快了,如今亭亭,頗有少年王者的風範。

而在小皇帝座榻下的一層,專門留出一個平台,在那裡一個極具威懾力的身影就團坐在那裡。

因為腹下的脂包肌太重,此人甚至隻能非常無禮的盤坐在那,而不是膝坐。

而也因為此人的盤坐,再加上其人如同一座熊羆肉山盤亙在那,其人明明坐得比劉協矮,但在視覺上比劉協還要高,彷佛此人才是那個居高臨下俯瞰眾生,接受一眾臣工的跪拜。

他就是如今關西武人之首,漢室的外戚,大漢的太師,董卓。

隻是這一刻,這董太師幾比劉協更有王者之氣,也許隻有“董王”的名號才能配上他的氣度吧!

而在劉協和董卓之下的,卻坐著三人,正是本屆三公:太尉趙謙、司空趙溫,司徒趙岐。也因為此三人皆姓趙,也被朝野上下喚為“三趙”。

除了此三人外,還有一人是坐在馬紮上的,他就是宗正劉鬆。

此時,在前殿內的,就是這六人,決定著對益州的態度。

最先說話的是太尉趙謙,其人作為三趙中唯一具備軍事經驗的公老,開宗明義的表示:

“此等事並不像是劉璋所能為的,他也沒那個膽量和能耐,但縱如此,朝廷也必須對其雷霆一擊,不如此,天下誰能不可叛?再且說了,如果丟了益州,我關西還剩什麼?”

趙謙說的振聾發聵,是啊,沒了益州,關西還剩下什麼?

為了實現大漢複興的偉業,不指望靠益州輸血,難道要指望三輔豪族們出糧出錢?

可以說趙謙的話充分反應了關中豪族們的認識,那就是益州不能丟。

但非常吊詭的是,這趙謙可不是什麼關中人啊,而且不僅不是關中人,他甚至就是成都人。

益州那邊搞這一出,趙謙真的不知道原由嗎?

不,他知道。

作為成都當地的豪族,在劉焉剛死的時候,其家族就已經將消息送到了長安的趙謙手上。

劉焉具體死的時間是十一月上旬的時候,而趙謙接到劉焉死亡的消息是十一月中。

而再等到朝廷收到成都送來的請表的時候,卻是在十一月底。

換句話說,隻是半個月過去,成都就幾乎為劉璋及其支持者給控製了。

趙謙是了解劉璋的,作為出自益州的三公對益州牧的兒子自然多有照顧。他曾指點過劉璋的學問,知道這是一個溫文儒雅的漢士,和他那英悍的兄長比起來大不一樣。

其實劉璋這樣的氣質秉性在這個亂世沒準能活得更久,沒見到那劉範就是太英悍而早早死了嗎?

可以說,以劉璋這樣的人,做個學者做個在朝官有餘,但要想他掌控成都,如何可能?

所以劉璋的背後必然有人支持,而且非常狂悖。

因為劉焉死,劉璋繼這個現象不是一個常規,反而是漢室遇到的第一例情況。

雖然漢室兩分後,威望大降,但實際上依然可以對各州刺史、郡守形成一定的拘束和幫助。

所以除了明確反賊的泰山軍和袁家餘孽,這天下各諸侯實際上都名為漢臣,接受漢家賞封。

但這些諸侯又都正當壯年,都沒有涉及到繼承人接管權力的問題。隻有當年宗正,現在的益州牧劉焉年歲最長。而他現在意外暴死,自然就出現了一個從未遇到的難題。那就是,這益州牧到底是父死子繼,還是由朝廷另行選派。

本來這都沒有例子可循,但偏偏被劉璋一夥人先斬後奏了,這如何不膽大妄為?

而對這件事的應對也考驗著關西朝廷的執政智慧。

要是類似益州這樣的現象成為慣例,那關西各地郡守是不是也能有樣學樣?這些人都搞父死子繼那一套,將漢家公器化為私家,那朝廷最後剩下什麼?可不就剩個長安嘛。

這就是趙謙對劉協說話的意思。

而這也是趙謙明明是個成都人,卻會毅然決然站在家鄉對立麵的原因。

趙謙是三公,他的權勢來自於中央。如果中央衰弱了,各地都如戰國時期的諸侯一樣自立,那彆說權勢了,他甚至都養不活自己在長安的一大家子。

畢竟如昔日周天子的公卿們,餓死的可不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