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子時廉頗老矣(2 / 2)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7368 字 5個月前

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

這便是鎮軍大將軍,宗預。

屯騎營是沒有機會捏到手中了,便隻能寄希望於向充的射聲營。

劉諶正想著,忽然有兩人風風火火衝入了園中。

定睛一看,正是禦史中丞向條,另一人麵生,想來應是射聲校尉向充。

見北地王站在門前,向條愣了一下,不是聽說遇刺重傷了嗎,怎麼好端端站在這裡?

今夜事畢出宮,回府之後,便聞下人稟告北地王遣人求援。

驚聞消息,向條便火速攜向充趕來帝陵。

入陵之時,見羽林郎在此,向條便知必是費立欲行不軌。

“大王,臣來遲了。”

向條躬身長拜,語氣充滿自責,他已經大概猜到了今夜發生了何事,也知道自己兄弟二人奉詔入宮也定是費立設計。

好在北地王無礙,不然他心底最後的一絲希望也要破滅了。

劉諶深吐鬱結之氣,心情漸漸平複,目光堅定地說道:“來了就好,入內說話。”

“大王請!”

向條眼底一喜,攜向充隨劉諶入了房中。

安平王劉輯親自在外把門,他知道,王兄定是要對費立動手了。

屋內,三人對坐。

向條麵露激奮,向充卻是十分沉靜。

至此,劉諶也不再多想,沉聲直言道:“孤要拿下費立。”

“臣早有此意,羽林郎乃是天子禁軍,豈可握於外臣手中,公器私用。”

向條聞言一拍大腿,甚是激動。

禁軍向來都是由勳戚子弟統帥,可自上一任尚書令陳祗接任以來,與黃皓沆瀣一氣,操弄權柄。

譙周趁此機會,數年之間廣植黨羽,硬生生連禁軍也被其滲透掌控。

若非衛將軍並錄尚書事的諸葛瞻全力遏製,恐怕羽林三部,皆會落入譙黨之手。

而今羽林右部覆滅,李球戰死,這左部督費立更是目中無人,行事囂張起來。

向條早有拔除費立,乾掉黃皓的想法,隻是苦於勢單力孤,行事無名才難以施為。

“文豹可有良計?”

劉諶決心已定,他這個人,向來心胸寬廣不愛記仇,一般有仇馬上就得報。

甭說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費立都要弄死自己了,還敢等十年?

向條目光一閃,似乎欲言又止。

片刻,向條才低聲道:“截殺降使,逼其自亂。”

劉諶心中凜然,腦中豁然開朗。

譙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順利出降,這是他們的核心目標。

隻要降書出不了成都,那譙周可該著急了,如此自己便能化被動為主動。

“可知奉送降表的使節人選?”

“陛下欽定,由侍中張紹、駙馬都尉鄧良、黃門侍郎李驤為使團,並遣虎騎監糜照領虎騎一百負責護送。”

“當真?”

“旨意已下,絕無變更。”

奉送降表的人選果然是張紹、鄧良!

劉諶目光一亮,計上心來。

“射聲營暫莫輕動,一切如常便是,此事,孤自有安排,文豹,朝中動向,你要遣人時時回報與孤。”

“臣遵命。”

“你二人速回,以免引起注意。”

向條與向充一同起身,行禮告退。

他們不能在這裡待太久,免得叫譙黨知道,又開始借機發揮。

待兩人走後,劉諶伏案提筆,迅速寫下了兩封密信,喚來安平王,請他親自攜信入成都,分彆交予張紹與鄧良手中。

安平王劉輯出陵送信,劉諶坐在書案前沉思起來。

忽然,窗扇吱呀作響。

起風了!

帝陵東門,站著兩列兵卒,雙方怒目相對。

一邊是持戈的羽林郎,一邊是帶棍的屯騎營。

這時,安平王劉輯自石徑走來,欲出東門送信。

羽林郎正欲阻攔,卻不想對麵潑皮般的屯騎營兵卒瞬間舉起了棍棒,瞪眼冷哼:嗯?

這隊羽林郎臉色漲紅,隻好退回不動。

之前向條入陵的時候,他們上前阻攔,便已經被對麵人數眾多的屯騎營兵給胖揍了一頓。

安平王見屯騎營兵竟然把羽林郎給嚇的沒脾氣,神情古怪,心中詫異。

卻不知這是因為鎮軍大將軍、屯騎營校尉宗預離開時留下的一道軍令:

棍棒非是刀兵,械鬥不算謀反,不服就打!

於是宗預手下的兵出手可就沒顧慮了,畢竟能揍羽林郎的機會可不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