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戌時坐困帝陵(2 / 2)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5793 字 5個月前

雖不能肯定,但也八九不離十,鄧艾的探子或許早已混進了成都城中,與降黨暗通款曲。

正這時,斥候來報,帝陵東,萬裡橋南,中虎步兵正在集結。

虎步軍之名,劉諶素有所知,丞相第五次北伐時,虎步監孟琰率部據武功水東堅守不動,力撼司馬懿發來的馬步兵萬餘,足見其戰力強悍。

“行宗可知何人統帥中虎步兵?”

“回大王,中虎步兵員額一萬五千人,大將軍薑維北伐,陛下分五千虎步精銳從征,故此刻都城之中,實有虎步萬人,統軍者乃是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永昌亭侯趙統。”

“趙統?”

“乃是順平侯趙雲之長子。”

劉諶頓時展顏輕笑起來,方才揪起來的心又落了回去。

夜幕深垂,繁星似水。

眾將聞虎步軍將至,皆出言勸劉諶避走他處,不可力敵。

劉諶安坐於帝廟先帝殿中,屯騎校尉宗弼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規勸道:“殿下,中虎步兵十倍於我,我方實難抗衡,臣請殿下退走南中,暫避鋒芒。”

“大王,陛下既遣中虎步兵,咱們便毫無勝算了,南中霍弋忠正,必能尊奉大王。”

西鄉侯張瑛心中也沒了底氣,讚同了宗弼的建議。

殿中燭火搖曳,劉諶坐在蒲團之上,自信一笑。

“孤避他鋒芒?哼!汝等不必擔憂,布置兵馬堅守帝廟便可,孤自有計較。”

眾將麵麵相覷,難道還有辦法不成?

諸葛京衝著幾人微微點了點頭,眾人才心中稍安,趕忙領命調兵布防。

長水參軍常忌不動聲色,站在角落望著泰然自若的北地王,心中略有猜度,不免為譙周感到了一絲可憐。

北地王為何明知自己兵少,還要故豎大旗,揚言欲清君側?

譙周所為,或許又中了北地王下懷,一步錯,步步錯!

不久,中虎步兵便將帝陵四麵圍困,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可謂是水泄不通。

帝陵內,踏步聲如陣陣浪濤,摧人心魄。

譙周步行在前,步兵校尉狐憲與越騎校尉文立護在譙周身邊,皆披堅執銳,全副武裝。

趙統領兵在後,內心之中頗為煎熬。

景耀三年,後主追諡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四位元老,卻獨獨沒有趙統之父趙雲。

趙統為父不平,當時黃皓專權,於是趙統便暗中賄以金錢,打探緣由。

最後黃皓隻給趙統傳了一句話:乃父常從丞相帳下。

這句話背後的深意,令趙統備受打擊,於是便憤懣上奏,請皇帝念及舊功,追諡自己的父親,但奏疏卻石沉大海,留中不發。

就在趙統失望沮喪之時,光祿大夫譙周登門,稱自己為老將軍倍感不公,願領群臣上奏,請皇帝追諡。

於是景耀四年,皇帝劉禪下詔: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

這個所謂外議,便是譙周朋黨,皇帝扛不住朝野壓力,與大將軍薑維等共議,決定追諡趙雲為順平侯,還加封趙統為行都護,以示恩榮。

趙統因此對譙周感激不儘,屢出報答之語。

可他沒想到,這份恩情,卻是譙周之謀。

......

戌時中,譙周兵至,環列帝廟。

廟門緊閉,內院之中,諸將督兵嚴陣以待。

門外,譙周觀望張望片刻,越騎校尉文立低聲道:“恩師,破門否?”

譙周想了想,搖搖頭邁步上前,衝著帝廟之內朗聲道:“老臣譙周,請殿下開門一見!”

他終究是不想手上沾染皇子的血,否則入魏之後,難得重用。

門內,聞譙周喊話,劉諶自正殿起來,向外走去。

“打開中門。”

“殿下?”

校尉宗弼一驚,怕譙周使詐。

劉諶壓了壓手,示意無妨,宗弼便隻好遵命。

廟門開,譙周在外,劉諶在內,頃刻間,兩人四目相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