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們的交談逐漸在風中消散,呂辰扯緊了披風,快步返回了馬車,令車夫加快速度,渡過湔水直趨雒縣。
馬車顛簸,一路疾馳,寅時末,在雒縣南郊被巡哨的魏軍遊騎截住。
呂辰奉上了譙周的親筆信,求見魏帥鄧艾。
魏兵不敢怠慢,遂押呂辰車駕入雒縣縣城。
鄧艾聞譙周門生攜譙周之子來投,大喜,親自披衣相迎。
客套寒暄片刻,呂辰便呈上一幅成都兵力部署圖。
鄧艾登時困意全無,如獲至寶,這兩日他正在猶豫是南下成都還是東夾劍閣。
雖已敗諸葛瞻,但因譙周的降表與士民簿遲遲不到,故不知成都兵馬虛實,若夾攻劍閣,兵少無用,兵多又恐成都來攻,遂不敢輕動。
呂辰送來的成都兵力布防圖立解鄧艾心中之憂,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伏案一覽,成都竟隻餘兵馬一萬五千之數,令鄧艾心中大為驚訝。
伐蜀之前,大將軍司馬昭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境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
當時自己還以蜀未有釁,屢陳異議,卻不想大將軍料算如此精準!
眼下自己收攏陰平沿途屯留兵馬,並合關中都督鐘會派來的田章所部,麾下有精兵三萬,大有可為。
隻不過田章力主兵向劍閣,與都督鐘會夾攻薑維,聚殲蜀軍主力。
可鄧艾卻另有想法,自己從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穀深,曆儘艱險,好不容易先入蜀地,滅國之功,眼看唾手可得,豈能為鐘會所有?
隻要自己一戰克定成都,這滅蜀首功,便在鄧氏!
沉思片刻,鄧艾抬頭問呂辰道:“譙大夫降表何時送到?”
“實不相瞞,降表怕是送不到了。”
“哦?為何?”
“吾師此刻,怕已凶多吉少。”
呂辰目露悲傷,抿嘴低眉。
鄧艾愣住,心中預感不妙,於是連忙詳問一番。
呂辰便將這三日來成都變故一五一十儘皆道來,聽得鄧艾麵色愈沉。
沒曾想蜀主闇弱,卻竟有麒麟之子。
如此一來,逼降怕是無用了,隻有趁其空虛,速攻成都,以獲全功。
鄧艾在堂中負手來回踱步沉思,呂辰又補充道:“還有一事,在下赴雒途中,行經新都,看見新都正在修葺城池,堅壁清野,準備固守。”
“嗯?新都何來兵馬?”
“在下不知。”
呂辰的話令鄧艾心中頓下決斷,事不宜遲,兵貴神速,當立刻發兵南下,先取新都,以作進攻成都之基。
鄧艾遂拜呂辰為上賓,請入館驛歇息,並命佐吏好生安置了譙周的三個兒子。
隨後鄧艾連夜召集眾將,商榷南攻之事。
大將田章極力反對,以為先滅薑維主力,引都督鐘會大軍入蜀,成都可不戰而下。
鄧艾不悅,便令田章率部八千還駐涪城,又留其子鄧忠率兵兩千留守綿竹、雒縣,天明後,自統主力兩萬自雒縣兵發新都,先破蜀都屏障。
這潑天的功勞,仿佛已經落入了鄧艾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