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契燒了將近有兩個時辰。
無數的百姓奔走相告。
有來自鄉下的百姓跪在麵前,長跪不起,低著頭哭泣,身體一顫一顫得。
有等待許久的百姓上前,撕了衣衫,用一小塊布包了一捧灰塵,小心翼翼地封好。
“喂,你這是做什麼?”有人好奇地詢問。
此鄉下人認真道:“俺老娘生病,俺沒錢,於是向他們借了一兩銀子,後來利滾利,漲到了十兩,他們討債時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放話說,如果還不上錢,就把俺的女兒和妻子賣到青樓,老娘知道後,認為連累了俺,讓俺帶著女兒和妻子逃命去,她則投井自殺了。”
“多虧了好皇帝,俺現在沒債務了,俺要拿著這些灰塵去祭奠俺老娘,讓俺老娘不用擔心,兒好好的活著呢,俺還要還告訴俺的妻子和女兒,是當今皇帝救了俺家一命,等俺有了兒子,讓他為當今皇帝賣命!”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數不勝數。
無數的底層百姓幾乎都吃過來自色目商人的苦。
哪家都有一些辛酸事。
如今,債務全部沒了。
自然是感恩戴德。
大都之內,有勾欄慶祝,慶祝此等盛事,降價接客。
也有飯店、布店、肉店等各種店鋪打折出售。
道路兩旁,一個個火盆之中,開始劈裡啪啦地燒著竹子。
店鋪之上,張燈結彩。
今日,大都比過年還要高興。
大都發生的事情,也迅速向外蔓延。
......
劉伯溫返回家中之後,腦海中仍回蕩著“朕在此對天發誓,必不辜負天神之厚望,誓將中興大元之重任扛於肩上......”等諸多話語。
自古以來。
皇帝對百姓如此發誓者,少之又少。
放在百姓之中,可能會覺得這些隻是套話、空話。
可放在劉伯溫眼中。
這些話可不是隨便說出來的。
作為新皇帝,第一次發出如此隆重的聖旨。
一字一句,肯定是經過陛下反反複複斟酌。
這裡麵蘊含著當今新皇的政治抱負。
新皇,在向天下人宣誓,他要做一個好皇帝。
而且,他對當前的大元不滿意。
新皇吹響了改革的號角。
這一切,令劉伯溫心中激蕩不已。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老天開眼啊!
他劉伯溫遇上好皇帝了!
經由此事,他相信必會鼓舞天下忠誠有為之人。
劉伯溫緩緩心神,又蹙了蹙眉頭。
大元要改革,需要動的利益太多了。
不過,聽聞今日之事,朝中還是有忠誠乾將,比如郯王、伯顏等人。
郯王乃蒙古諸王,按照輩分來說是當今陛下之叔祖,在蒙古王爺中影響力巨大,有他的支持,蒙古諸王就不會抱成一團反對。
伯顏,文宗登基忠臣,勢力也不小。
是燕貼木兒以外的另一位有重大影響力的大臣。
他早就聽聞伯顏忠臣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伯顏也是色目人,竟然能和郯王一同上書,痛述色目商人惡劣行為,並且是執行者。
他不愧是朝野上下都認定的忠臣啊!
有他在,對新皇的改革想必有所幫助。
當然,也有阻擾者燕貼木兒,聽說他重病在家,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劉伯溫在小本本上梳理著朝堂之上的各方勢力,假設自己是皇帝,該如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