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穿越者(重寫版)(1 / 2)

宋國崛起 屏峰書生 5002 字 4個月前

“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公子卬高臥東床,手裡捧著一卷書。

他身材濯濯,挺拔如柳,卓卓風姿,閃閃清目,隻盯著手中的《爾雅》。這是中國最早的詞典,一說是周公所作,周朝至漢,文人陸續增補,終而成書。

魂穿到春秋業已一周有餘,公子卬細細研習著《爾雅》。彆人家的穿越,都繼承了身體原主人的記憶,抑或是穿越來就通曉本地語言和文字。公子卬可沒這麼幸運。原主的過去經曆,無了,武藝,無了,甚至於,現在不通文字,遑論宋國方言、周室雅言。

彆無他法,隻有重習!學不會語言文字,就是自絕於社會。還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大篆變遷到後世的繁體字,大體還是留下了輪廓。更妙的是,雖然字體變了,但是《爾雅》、《詩經》等經典的內容流傳數千年,不易一詞。公子卬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開始,把整本《詩經》學完了。這個時代的《詩經》還沒被孔二刪減過,詩篇可不止305之數。

相比於詩經,《爾雅》的學習難度比《詩經》小多了。比如說公子卬現在翻閱的文字——《爾雅》第十一章,釋山篇。

“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翻譯一下,黃河以南有座山,叫華山;黃河以西有座山,叫做嶽山,黃河以東有座山,叫做岱宗,也就是泰山,黃河以北有座恒山……公子卬結合五嶽的地理常識和大篆的字形,就能習得。

……

穿越的經曆,恍如一夢。

卬本是浙江某高校的研究生,材料專業,眾所周知,乃天坑。導師是不學無術之輩,靠著吹牛皮拉關係,竟能混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忽悠到的自然科學基金多達三千萬。

背靠師門好乘涼,卬也不是有誌於學,科研能力平平,勉強混個畢業。

好在為人敦厚老實,做事勤勤懇懇,答應彆人的事項,一定完成,故而受到有心人的青睞。幾個與師門有橫向項目合作的企業紛紛向他跑來橄欖枝,隻要畢業,不愁出路。

正當卬打印好畢業論文,準備答辯的時候,杭市的動物園裡溜出一條豹子,從小和山山麓進入校園覓食,可憐的卬就從背後被咬斷了脖頸。

……

數日前,他第一次睜開這句身體的雙眼,就發現穿越的蛛絲馬跡。

麻製的窗戶,千瘡百孔,榆木的硬床、黃土夯實的地麵,床邊有衣架和……兵器架?奇怪的用料、拙劣的做工,但是整個屋子都是古樸的擺設,沒有任何電子的,乃至於鐵製的物件。

如此考究的服化道,顯然超出了現在內娛片場的專業水準。

攤開手掌,粗糙如麻布,讀書人獨有的指節,也無影無蹤,堂堂研究生,哪個不是從小學起筆耕不息?右手的中指指節上本該結著厚厚的老繭。

再看臍下,卬二十歲做過闌尾炎手術,肚子上本該有微創手術留下的三個疤痕,現在卻無了。

陌生的軀體,古樸的環境,鐵定是魂穿了。

形形色色的人,先後出現在公子卬的床前,先是一個濃眉大眼的青年,上身寬衣大袖,腰間束帶,帶上附鉤,鉤上懸玉,下身像是套褲,但是沒有襠部,隻以一塊白布取而代之。後來才知道,這是紈絝,紈絝的主人喚作杵臼,是自己的二哥。

公子卬隨後見到其他家裡人,繈褓中的嬰兒是他的侄子,嬰兒的母親年方二八,青春婀娜,是嫂嫂;家裡還有一幫鶯鶯燕燕,都是二哥的陪嫁老婆,餘下的那些身形消瘦,含胸駝背之人則是魯國來的奴仆。

哥哥嫂嫂起初試圖和公子卬溝通,他們的語言聽起來像斯拉夫的語言,有舌顫音,不過多是單音節。公子卬仔細觀察,所有人都頭頂束發,服飾不論貴賤,均是右衽的款式,林林總總的細節證明著他所處的環境被中國古典文化浸潤著。

兵器架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武器,但無一不泛著青銅的光澤,金光閃閃。家裡的鍋碗瓢盆、搗藥的器皿,都沒有鐵器或是瓷器的影子。公子卬推測身在青銅時代,大抵是在商、周。

不久,家裡來了個白胡子老頭給他診脈,藥方上工工整整地寫著大篆。見慣了後世印章上、美術館的篆書,公子卬確信這是大篆,雖然不知道是秦篆還是其他什麼國家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