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再度交鋒(求追讀)(2 / 2)

謀定盛唐 殷揚 5217 字 5個月前

李漁當即反懟:“你善於審案?真若此的話,大理寺階下的屍山哪來的?他們就沒有人是冤枉的?還有,你瞧瞧這裡,血跡斑斑,熱血還未冷呢。”

羅希奭:“……”

大理寺台階兩側的屍山,那是羅吉二人屈打成招所致,他們中的人,絕大部分都是無辜的。更彆說,屋裡今日行刑,鮮血橫流,屍體雖被搬出去了,然而還在流著鮮血,熱血的確未冷卻。

羅希奭也算能言善辯之人,然而也不知從何反駁。

吉溫忙來幫腔:“羅大人一心為公,想要為國舅做點事,有何不可?”

李漁拿起二人為李琰搜羅的罪狀,指著道:“你們一心為公?說這話,也不怕刮風打雷?”

把罪狀遞給楊銛,道:“國舅請看,他們奉旨審理巫蠱之事,然而他們可有一字提及?儘是子虛烏有的罪名。”

楊銛接在手裡,掃到第一條罪狀,心驚肉跳。

雖然楊家貴幸,如今與太子還沒有多大衝突,除了上跳下躥,投奔李林甫的楊釗。

因而,楊銛對太子也沒有多大惡意,看到這條罪狀,焉有不驚的。

再看下麵的罪狀,每一條都是觸目驚心,臉色凝重無比。

翻到最後一頁了,未見一字提及巫蠱事件,全是與太子有關的天大罪過。

更讓楊銛難以置信的是:“羅吉二人已經用印劃押了,而棣王還未認罪,你二人真是好本事啊,比起善於審案的狄仁傑還要非凡了得,哼。”

如此審案,遠遠超出了楊銛的認知,雖然他也不見得是好人,然而也是不能接受,語氣嚴厲,還冷哼了。

抬起頭來,眼睛瞪圓,盯著羅吉二人,端起國舅架子,喝道:“本官奉旨審理棣王案,你二人休得再言。若敢違背,休怪本官不留情麵。”

語氣嚴厲,極是不善,羅吉二人聽在耳裡,不爽在心頭,然而又無可奈何,隻得忍了,盼著李林甫能早點來。

李漁看在眼裡,在心裡想,楊銛不見得是好人,這些年閉門讀書,一心求名,這是沽名釣譽,然而還有一絲良知,比想楊釗好了很多。

若是楊釗遇到此事,必然認為羅吉二人有理,斷不會喝斥,更有可能反過來對付李漁。

不然的話,就不是心狠手辣的楊釗了。

楊銛放下罪狀,李漁拿過來,攥在手裡,站在楊銛身側。

楊銛看著李琰,臉上泛起笑容:“棣王此言,可真?”

李琰擲地有聲:“國舅當知,巫蠱事件是何等大事,國法不容啊,我若知道,哪還會穿著藏有符錄的鞋子入宮,這不是自投羅網麼?”

楊銛重重頷首:“言之有理。”

李琰所言是真的,沒人會笨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是找死。

楊銛立時宣布:“棣王不知此事,不預巫蠱之事,自是無罪,本官判你無罪。”

李琰大喜,強撐起身子,雙手抱拳,衝楊銛道:“多謝國舅。”

楊銛右手一揮,淡淡的道:“切莫國舅國舅的叫,本官前來審你,是奉旨而為。”

國舅叫得太多了,聽得煩了,還是叫官名爽。

李琰立時改口:“多謝上柱國。”

楊銛的官位是鴻臚卿,隻是三品,然而上柱國就高檔多了,楊銛聽在耳裡,喜在心頭,格外受用:“你回府去吧。”

李琰再次抱拳行禮:“多謝上柱國。”

“且慢。”就在這時,李林甫安步當車,官威堂堂,威儀煌煌,走了進來。

“右相?”楊銛看在眼裡,怵在心頭,如同屁股下麵裝了彈簧似的,蹦了起來,臉色大變,驚懼難安。

李林甫大權獨攬多年,被他整死的官員不知道有多少,今日堆在大理寺台階下的屍山,不過是冰山一角,因而他凶名遠播,百官畏之如虎,哪怕楊銛這個堂堂國舅,見到他也是害怕,驚懼不安。

李漁上前一步,衝李林甫道:“此案已經審結,不知道右相前來,有何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