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亟待解決的大問題!(1 / 2)

朝廷的稅賦製度不能輕易改。

若是給蘇州直接下調稅賦,其他地方怎麼辦?

大家都這樣,戶部尚書恐怕都要摞挑子不乾了。

退一萬步,就算他奏請老朱,給蘇州額外開恩,免一年的稅賦。

那也隻能解一時之憂。

何況在蘇州稅賦占比如此之大的基礎上,給其免稅,絕非易事。

但隻要蘇州的總稅賦維持不變,在這個框架內靈活變通,他身為監國,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實際上,商品經濟越發達,需要征收的田地賦稅就越少。

清朝被洋人強行打開大門後,到了後期,雖然社會越來越靡爛不堪,但在沒有加征田地稅賦的情況下,朝廷的稅收反而大幅度增加

光是海關一項,一年的進賬就高達幾千萬兩銀子。

後世社會能全麵取消農業稅,也是因為國家的稅賦,早就不依靠那個了。

蘇州有雄厚的商業基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具備大力發展商業的條件。

在此之前,朝廷的重農抑商政策,嚴重阻礙了蘇州的商業發展。

即使如此,蘇州還是發展出了相當成熟的商業社會。

巨賈豪商的數量,哪怕是在朝廷一輪又一輪的打壓下,仍然遠勝其他地方。

如今的困局,隻不過是暫時的。

隨著開放海禁,放開經商資格,開發票統一稅賦等一係列政策的實行,蘇州必將再度迎來商貿的繁榮。

但這個時代,占據統治地位的,畢竟不是商人,而是讀書人。

受儒家禮製熏陶,大部分讀書人,素來看不起重利輕彆離的商人。

朱允熞最擔心的,就是地方官府以及鄉紳,有意無意的對商業和商人進行打壓。

在大明,這幾乎是無處不在,又難以避免的。

故而,他才提出這樣的辦法。

如此一來,蘇州的地方官府,蘇州的讀書人,為了讓商人承擔起全蘇州的稅賦,為了不再交田地稅賦,必然大力鼓勵商貿的發展,促進商業繁榮。

蘇州的田稅難題可解,商貿也會因此而騰飛。

又是一個兩全齊美的策略。

劉翰墨拜謝道:“太孫殿下之恩,蘇州百萬百姓,必銘諸五內。還請太孫殿下放心,在劉某任內,定當竭儘全力,促進蘇州商貿繁榮,以減輕田稅重賦。”

如果是換了其他地方,以大明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想靠商稅代替田稅,無異於天荒夜譚。

但蘇州不一樣。

蘇州本來就是江南商貿中心。

在此之前,受大明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蘇州的商貿潛力一直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儘管如此,即使之前大明朝廷所定的商稅很輕,收上去的商稅,仍然不少。

加征商稅,改革稅製之後,商稅更是激增。

隻是後來連番變故,才使蘇州陷入困境。

朱允熞點了點頭,又極為認真的開口道:“發展商貿,事關重大。”

“孤能依賴五百新軍,平定數萬倭寇和反賊的叛亂,皆賴槍支之功,此事想必你也有所耳聞。”

“虎豹嘯於山林,魚龍躍於江海,飛鳥遨翔於九天。人無虎豹之勇,無魚龍之能,無飛鳥之翼,卻能為百靈之長,何也?人所長者,善假於物。”

“若孤不能發明燧火槍,便無法以五百之軍,滅數萬倭寇和反賊。”

“孤設技術研究和製造局,就是為了發明更多的東西,不僅用於軍事戰爭,也用於生產。”

“將來技術發展,社會就會變得截然不同,商貿也會越來越重要。”

“華夏自三皇五帝以來,發展數千年,到了今朝今日,積累已夠,不出十年,必將迎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

“朝廷要變,天下要變。”

“這便是孤要大力發展商貿的根源。”

“這些話,本來是不該和你說的,但孤看你還是一個人才,也願實心辦事,才以真心付之。”

“希望伱莫要負孤所望。”

劉翰墨心神大震,看著朱允熞,目光凝固不動,仿若一時丟了心魂。

半晌,才猛然回神,重重磕頭道:“太孫殿下器重之恩,翰墨雖死難報,必肝腦塗地,報效殿下。”

作為一名讀書人,他其實和大多數讀書人一樣,看不起商人,也不重視商貿發展。

商人渾身都是銅臭味,這是大多數讀書人的認知。

雖然他們的家人奴仆,也有不少靠經商賺錢。

甚至成為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的。

卻仍然不妨礙他們對商人發自骨子裡的鄙視。

大約就和君子遠皰廚一樣。

君子心善,見不得宰殺動物,故而遠之。

但吃還是要吃的。

食色,性也。

自己不動手就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