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年的稅收才多少錢?
算米麥的話,大約是3000萬石。
折合銀子,約2000萬兩。
僅僅辦一個報刊,都能收入這麼多錢,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
這就是工業化的威力嗎?
真正深陷其中,朱允熞才能感受工業化的恐怖。
後世之時,人們早已習慣這一切。
可在農業社會,才能真正領悟到工業化的可怕。
“好啊,老和尚,原來印報紙這麼賺錢,你竟然不分一點給我?沒有技術研究和製造局的油印機,你的報紙能發行這麼多嗎?”
徐妙錦在旁邊聽著,可就來火了。
她整天都在技術研究和製造局的經費來源發愁呢。
沒想到,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倒是賺得盆滿缽滿了。
“那可不行。”姚廣孝立即開口拒絕:“編纂《洪武大典》非常花錢,沒有銀子可不成。”
“那也用不著一年一百萬多兩銀子吧?”徐妙錦怒氣衝衝,道:“你要是不願意,那我就將油印機全搬回來,想要的話,一萬兩銀子一台!”
“伱敢?”姚廣孝吹胡子瞪眼。
“你看我敢不敢?”徐妙錦毫不示弱。
“咳咳……”
看到他們兩個爭鋒相對,朱允熞出來打圓場,道:“老和尚,編纂《洪武大典》,也花費不了這麼多吧?”
姚廣孝忙道:“貧僧打算將《洪武大典》的編纂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擴大一倍。如今有了油印機,很多書籍,也需要大量增印。”
原來編完書之後,是準備用手工抄幾份,分彆放幾個地方保管的,以防有失。
但現在有了油印機,他就想著要全部複印一批。
如此一來,花費自然增加了不少。
“可以!”朱允熞倒是沒有反對。
曆史上的永樂大典,開始隻編纂了一部。
後來重錄了一部副本。
就因為數量不夠,這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大多數都遺失了。
書籍與彆的東西不一樣。
書籍編纂出來,是要給人看的。
建設藏書閣之後,重要的不是藏書本身,而是能讓人們借閱。
否則,藏在那裡有什麼用呢?
在借閱的過程中,書籍遺失、損壞是難免的事情。
隻有大量刊印,才能避免某本書籍,在曆史長河中消失。
聽到太孫殿下批準,姚廣孝頓時喜出望外。
能廣印書籍,傳播文化,可是功德無量之事。
“既然印報刊能賺錢,那印製也可以。”
朱允熞笑道:“你可以從典籍中,挑選一些生動有趣的,大量刊印,一則普及知識文化,二來也能賺取更多的銀子。”
他看了一眼旁邊正一臉不滿的徐妙錦,又笑道:“刊印的所得,就由你們兩家平分。”
“好!”徐妙錦拍手稱讚。
她這個年齡的小女孩,最喜歡看那些話本。
也認為那些一旦刊印,必定會被瘋搶,能賺不少錢呢。
雖然不能完全解決技術研究和製造局的經費問題,但多一分也算一分啊。
小姑娘現在可是數著一文文錢過日子的。
畢竟,現在技術研究和製造局生產出來的東西,如槍支,大炮,油印機,朝廷給付的價格,都是成本價。
分文不賺。
“是!”姚廣孝對此當然不反對。
“說到銀子。”朱允熞意味深長的笑了一聲,道:“其實國庫現在不缺銀子,你們知道發行國債,一共獲得了多少銀子嗎?”
“多少?”兩人都十分好奇。
姚廣孝雖在朝中,但並不主管此事,亦不知情。
“一億兩!”
朱允熞笑著伸出一個手指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