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隻覺得時間過了太久,望眼欲穿,終是等到福德回來,忍著急切讓其退下,才開了信箋,
“拒絕非妾意,怎奈郎君如虎狼,夜夜相纏,不知憐香惜玉如寶如珠,怎忍壞了去?”
若不是手頭有正事要辦,齊定鄴恨不得馬上殺到熙和殿,好好治治小女人的毛病!
低頭看自己的小兄弟,頗感無奈,真是拿她沒辦法啊......
且不說皇上這頭如何的咬牙切齒,想著各種懲罰對方的招數,就說沈玉暖這頭,正敲著書桌,一下一下,想著德公公剛才的話。
“皇上不是嫡子,亦不是長子,哪怕其他幾位王爺無才無德,被皇上比到泥裡,也是不能輕易得到皇位的。”
“當時先皇偏聽偏信蕭丞相,而蕭丞相屬意二皇子,蕭貴妃又一心想嫁皇上,眼看親事將成,誰知太後懿旨先一步下來,給皇上和皇後,也就是太後的外甥女賜了婚。”
“大婚半年後,王家突然以軍權為要挾,要皇上娶其庶女為側妃,皇上腹背受敵,無奈答應,從此對王家厭惡至極。又要王家的軍權牽製蕭丞相,不得不讓王家相信,皇上對王家庶女乃真情。”
“經調查,王家嫡庶混淆,錯了位,皇後娘娘卻毒殺了那位,若不是皇上自己勢力已然強大,王家將反咬一口。”
真是好大一盆狗血,沈玉暖細細琢磨,簡簡單單幾句話,信息量卻巨大。
蕭丞相屬意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閒王,沒錯,皇上也是個促狹的,給了這樣一個十分妥帖卻上不得台麵的封號。
原主性子木是裝的,閒王卻是真的,入木三分,不,九分!
精明如蕭丞相,怎會屬意這樣的人榮登大典,成為天下人的君王,掌管天下大事?這不明晃晃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至於王家......她隻能說,幸虧太後去的早,幸虧還有蕭丞相頂著,皇上需要有個人與其分庭抗衡,不然皇上登基以後,第一個開刀的就是王家!
有這樣的前情,若她猜得不錯,皇後的這個孩子,必定不是皇上期待的。
王家軍權在握,是不是有些飄了?竟糊塗至此?兒女之事和國家大事混為一談?
偏齊定鄴不得不從,於他該是怎樣的恥辱?
看看後宮中這些有名號的妃子,皇後是太後硬塞的,差點毀了皇上大計!
坐上了正妻之位,卻起不到任何牽製王家的作用,誰讓其是個冒牌的王家血脈?
皇後簡直是堅定坑夫一百年,決心不淺啊!賜婚坑吧?毒殺了側妃坑吧?
與皇後自己,大概隻覺得委屈,天下人都負她。
父母涼薄,夫君亦如此,可縱觀大局,誰又不是委屈的活著?
再看蕭貴妃,權臣之後,蕭丞相掌握著天下的輿論,野心十成十,若讓其生個孩子,稍有不慎,天下就換姓易主了!
至於謝嬪,如今的謝才人,乃皇後找出來給皇上表明其懺悔之心的,也是皇上用來演戲的,演給王家看。
看,連長得像的人他都寵成這樣,若還活著,後位算什麼?他是一個癡情種,多感人?
若說他渣吧,每一步都是逼出來的,若說他不渣吧,好些個女人都得抹眼淚。
誰過的都不自在,為何她會覺得皇上才是最憋屈的那位?
嘖嘖嘖,這麼琢磨下來,沈玉暖竟不可抑製的可憐起皇上來了。
這位可真的是明君啊,光她說的那些政令,如果能長長久久的實施下去,不僅當代百姓受益,後代子孫也是受惠無比的。
可就是這樣一位帝王,不僅後宮裡塞滿了他人生的悲劇,前朝還被轄製,放不開手腳,竟然活的如此憋屈?
不行!好歹是她睡過的男人,怎麼能眼睜睜看著他被人欺負?得還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