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外患(1 / 2)

新皇登基,百廢待興,加上枯竭的靈氣引動全國各處或天時或地利的異變,季崢伏案一直忙到深夜,才丟下案本。

按規矩,季崢既然已經登基,應當入住華蓋殿才是。誰知等季崢上了乘輦,發現還是回東宮的路,不由招手示停:“這是去東宮的路?”

似乎早知季崢會有此問,一名宮人低頭趨步上前。他態度恭敬到一種誠惶誠恐的地步:“回稟陛下,太上皇仍在華蓋殿中,尚未能遷至太和殿。預計,還要些時日……”

眼看那宮人束得沒有一根雜毛碎發的後頸似因恐懼起了一片雞皮疙瘩,季崢微微一皺眉,趕在宮人文縐縐的馬屁與求饒前擺了擺手,示意乘輦繼續往東宮去便是。

方謙那一縷神魂在季崢體內,自然將這番話聽了周全,微愣之後有些遲疑地說道:“我應該堵住了他才對,他怎麼還活著……”

“無所謂。”季崢安坐乘輦之上。他舉目向華蓋殿的方向看去,紅色的高高宮牆間,華蓋殿的鎏金頂在夜色中依舊華美非常:“我能殺他一次,自然也能殺他第二次。”

蕭衍縱然是活著,如今也脫不了一個神魂受損的境地。隻是他若在華蓋殿中,剛剛繼位的新帝大張旗鼓在華蓋殿行凶,總有些太過招搖。而他也需要一些時間修整。若真如那宮人所說,等兩日也不算太久。待蕭衍移居之後再動手顯然更為妥當。

季崢這番心思雖不言語,但方謙與季崢神魂相牽,也就全都了然。他本以為季崢登基後多少能輕鬆一點,卻沒想到國事繁重,蕭衍也未死。

如今的情況與當初季崢決定上京時的預想可謂截然不同。若早知上京奪位後,季崢沒被腥風血雨所包裹,反是被案牘文卷埋沒,一忙整日,到夜裡也沒個安寢,方謙或許當初便不會那麼鼎力支持了。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

方謙暗暗歎息,卻沒想到之後一連幾日,季崢忙得連東宮都回不去了。

方謙閒的沒事,自然充當起季崢的眼目。他分出一縷神識,悠悠來到華蓋殿。宮人不時進出,倒真的都是一副忙於搬運的樣子,與那一夜宮人的話並無出入。

但等方謙想要進入大殿時,卻發覺門上另有玄機,他至多隻能止步於大殿門前,卻不能再往內了,隻能悻悻放棄。

妄議太上皇是重罪,但方謙這一縷神識流連宮中許久,也算得出。如今尚還居住在華蓋殿的蕭衍隻因年邁體弱,不得受風,這搬家的事兒又拖延了下來。近幾日似乎身體又有惡化,連通新帝季崢在內,任何人都不見。

這話倒是又與他們上京前,眾皇子騷動,帝王身體有恙的事合上了。

隻是方謙與季崢都是親眼見過蕭衍一身邪氣化為魔氣。一日未除,這威脅便繼續存在下去,方謙尋思片刻決定先去太和殿那邊探探虛實。

然而方謙剛出東宮便收到了陸瀾傳信:“大師兄,昨日靈氣再次銳減,就連我們太桁的靈氣也不到平日一半。”

京畿有千年龍氣沉澱,再加上前日裡祭拜天地獲取的天道恩澤,並沒有感受到靈氣變化。

陸瀾後續的話沒說,方謙便已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如今太桁外圍剿的宗門並沒有完全撤去,雖然顧及護山大陣並沒有再次進攻,但若靈氣繼續消失,難免會孤注一擲。

而季崢上京時,被他們煽動的人多是在期待所謂真龍天子歸位,海清河晏。季崢繼任後情況不僅沒能變好,反而進一步惡化,也必會民心儘失。更不提靈氣完全消失後,唯一擁有龍氣的季崢恐怕會成為所有修煉者眼中的香餑餑。

內憂外患啊。

方謙不由有些好笑。該怎麼說?不虧是主角?從頭到尾這仇恨都拉得穩穩的?

眼下唯有設法恢複靈氣,否則他們這一群修煉中人,必定會淪為變革曆史的渣滓。他又想起自己與季崢在仙人落中見到的那個靈氣源頭,那些深沉的死氣,或許便是天下靈氣劇變的源頭。不找到死氣的源頭並根除,此後百年,這世上都不會再有一絲靈氣出現。

方謙頭疼歸頭疼,現在遠水也解不了近急,腳步依舊不停地來到太和殿中。

太和殿是整個皇宮靠南的一處大殿,這裡環境相對清幽許多。

方謙到了太和殿外圍的時候下意識看了一眼周圍,他這一次是從外圍繞過來的,此時一看倒是發覺這裡和竹林後麵那個廢棄的院落相距不遠。

蕭衍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倒也很微妙,方謙想起竹林院中的老人,他上次離開時特意留了一個小木人在竹林外的小屋看守。

這兩日好像並沒有特殊的什麼動靜……

嗯?他這兩日關注都在季崢身上,倒是此時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那老者似乎從未離開過房屋半步,如今想來也有些不太對勁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