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手指?呸!(2 / 2)

範淩風拉了拉韁繩嘀咕道“今天上午範先生因為我沒背出昨天的文章,又打了我手心,而且還對我說,要是我的記性有你一半好都能考的上秀才。”

範淩恒一愣,他倒是沒想到範清禮會對自己有這麼高的評價,但他想到昨日範清禮提問他時的場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放心吧,淩風,苟富貴,勿相忘,明年我一定會考得上,我稍微休息下,一會兒到縣城了喊我。”說完,範淩恒躺在板車裡。

木製的車輪碾過凹凸不平的路麵,廂鬥左右搖晃,木板上範淩恒閉著眼,腦袋也跟著左右搖擺,嘴裡念念有詞“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這兩段話一段是《論語堯曰篇》,一段是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

前者來自今世記憶,後者來自範淩恒的高中課本。

範淩恒睜開眼,確認了一件事情,他可以像播放電影定格畫麵一樣翻閱兩世的記憶,也就是說,他擁有了可以媲美電腦的記錄能力!

但這並不能讓範淩恒欣喜若狂、高枕無憂……

他朝天空揮了下拳頭,心中懊惱“撲領母,為什麼當年我不多讀點瞧不上的文科書!為什麼當年課本裡一篇八股文都沒有!”

冷靜下來後,範淩恒對比著記憶分析一番,越分析心口越悶的慌。

洪武二十一年,十九歲進士,官拜內閣首輔,纂修《永樂大典》的解縉;

成化八年,十九歲進士,內閣首輔,未來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楊慎之父楊廷和;

成化十四年,十八歲進士,內閣首輔楊一清。

楊廷和四歲時知聲律;楊一清十四歲便參加鄉試,並且被推薦為翰林秀才。

最過分的還是解縉,兩歲的時候能應口成誦,你說上句,他接下句;四歲的時候可以張口作詩,十一歲時便覽儒家經典並倒背如流。

範淩恒覺得自己對比以上幾位,差距猶如大象和螻蟻一般,就算加上這個金手指,也最多是稍微強大點的螻蟻。

嗯……我現在十六歲,加上金手指最多能

和人解縉十一歲的時候打平,哦,不對。

範淩恒仔細想一想,他還不如十一歲的解縉!畢竟這個時代通用的書籍,例如四書五經、典籍精義等,他讀的還沒人家多。

“書到用時方恨少啊!”他心中長歎一聲,剛準備再從21世紀的記憶裡扒扒撿撿,看還能從哪個犄角旮旯裡劃拉出點有用的東西。

片刻後,他察覺牛車慢慢停了下來。

範淩恒睜開眼,直起身,隻見範淩雲正把老黃牛往路邊驅,蓋因對麵來了個群駕著馬互相追逐的富家子弟。

明朝的馬雖然不像宋朝一樣稀有,但也隻有高門大戶才養得起,一般家庭最多能有個驢車就不錯,牛車隻有鄉民才會用。

如果讓範淩恒作對比,馬就好比法拉利,驢車就是奧迪,牛車是桑塔納。

一馬當先的那個年輕男子身著縣學宮特有的白衫,看起來有模有樣,看都沒看路邊的兩兄弟,從他們麵前一閃而過,後麵緊跟著三四個架著驢追著他馬屁股的年輕人。

再往後施施然跟著三、四輛馬車,馬車路過兩人時,陣陣鶯鶯燕燕聲從車廂裡傳來。

最後麵跟著幾個家丁摸樣的夥計,扛著扁,擔著大包小包跟在馬車後麵吃灰。

看著這一幕,範淩恒不由想到後世那些二半夜在街上飆車炸街的黃毛和他的跟班們……

等這群人過去,範淩恒“呸呸”兩下吐出嘴中飛進的塵土,拍了拍範淩雲的肩膀揶揄道“老弟,擦擦口水吧……”

範淩雲傻乎乎的用袖子擦了擦嘴角,感覺不對,瞪圓了眼睛瞅著範淩雲。

範淩恒斜眼調侃道“想女人了?”

範淩雲梗著脖子道“你不想?”

“不想,我想成秀才……”

範淩雲朝他翻了個白眼“你就是成了秀才也比不過那群人,剛才過去的都是咱縣學宮的學生,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組織春遊踏青,這些學生都是咱縣裡有頭有臉的家族子弟。”

“走到最前頭的盛家二公子盛若海,能和他們一起出遊的女人想來身份肯定低不到哪兒去。聽說許家大小姐和知縣女兒都長得和仙女兒一樣呢……”

說到最後,範淩雲又是一臉豬哥像。

盛家、許家、範家,潮陽縣傳承時間最長的三大家族,現在的家族實力就和範淩恒排出來的順序一樣。

“走了,走了,再好看也不關你的事,咱倆早去早回,你再摘幾個鳥蛋下來,我給你做好吃的。”範淩恒催促道。

“嘁,不關我事難道關你事啊?再說了,你要想吃鳥蛋就直說……我可沒聽過你會做飯這碼事。”範淩雲發完牢騷,接著抖了抖手裡的韁繩,老黃牛晃悠悠、慢吞吞的重新上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