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天啟皇帝的詢問,張進倒是有些糊塗了。
實際上,他自己也說不清自己在軍校中學到了什麼。
軍校裡,似乎沒有刻意的去教授什麼大道理。
甚至連文化課,大抵隻是最簡單的計算和讀書寫字。
當然,學校裡有一個小刊。
都是抄寫一些尋常的知識,拿來做文化課的講義,同時也作為練字的字帖。
哪怕是行書,也並沒有教授。
因為軍校中用的都是炭筆,才沒人給你毛筆用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每日操練,偶爾讀書,有時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就這些?”天啟皇帝顯得很詫異,而後道:“難道沒有人來傳授什麼學問嗎?”
天啟皇帝確實很吃驚。
就這麼點玩意,就讓你轉了性子了?
其實天啟皇帝問起的時候,許多人都豎著耳朵聽。
也都想知道,這軍校中到底有什麼秘訣。
可張進的回答,實在讓人失望。
張進很認真地回答道:“是,就這些。”
天啟皇帝若有所思:“這倒是讓朕迷糊了。”
張進則道:“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力所能及的學習,才彌足珍貴吧。”
“嗯?”天啟皇帝狐疑地看著張進。
張進則道:“對於臣而言,臣自小養尊處優,所以難免自視甚高,一直都覺得自己了不起,就如我的父親……家父平日裡不愛讀書,臣萬死,一直覺得家父有種種讓人詬病的地方,覺得家父遠不如那些清貴的讀書人那般高深。可現在方才知道,原來天下的學問實在太多太多,學生最欠缺的,並不是學問不夠精進,也不是書讀的少,學生所欠缺的,恰恰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
一直默默關注著自家兒子跟皇帝對奏的張國紀,萬萬沒想到張進此時會提及到他,不禁微微一愣。
卻又聽張進道:“其實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才隱含了真正的大學問,學生在軍校中,種植過樹木,刷過靴子,折疊過被褥。臣每日都要晨跑,與人同食,與人同睡。不說其他,單說種植樹木,便是極大的學問。臣從前讀過一首詩,其中兩句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時覺得,這憫農詩寫的很好,可到底好在何處,其實也說不清。自己親自種植了東西後,方才知道,當東西種下,悉心照料,隨時期待著收獲的心理,是何等的玄妙,此樹可能在彆人眼裡不值一提,可在種植的人眼裡,卻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倘若這樹遭了災,那之前所付出的無數辛苦,都猛然一切成空的感受,也格外的令人刺痛。天下的事,想來有得有失,可臣從前從不失去過什麼,因為即便失去的,也不是臣自己的東西。現如今,臣在軍校中,嘗遍了酸甜苦辣,有了得失,方才知道,世間的艱難,這世上的事,絕不是靠一兩句似是而非的道理,就可以說得通的。因而,反而更加清楚的明白,聖人所言的‘躬修力踐’這四字,絕非是掛在口裡,而是讓後世的生員們,能夠真正的敏於行,在行動之中去體悟大道。”
說到這裡,張進的表情顯得格外的真摯,他繼續道:“因此,臣迄今為止,頗為慚愧,臣確實讀過許多書,卻一直隻曉得空談,虛度了不知多少光陰,如今真正認真去做幾件小事,卻也遠不如同窗,因此……正需奮起直追,好好在軍校中學習,不敢再去開口妄言什麼治國平天下,但願能將眼下的幾件小事做好,此生,便不虛此行了。”
張靜一坐在另一桌,認真地聽著,卻不禁目瞪口呆。
特麼的……學霸就是學霸啊!
我開軍校的,尚且還不知道自己的課程裡,居然有這麼多道理呢,他倒是從軍校裡感悟到這麼多‘至理’了。
張國紀聽著,欣慰地連連點頭,心裡不禁感慨萬千起來,若是從前,他是萬萬想不到,自己的兒子竟能說出這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