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極一臉調侃地看著劉鴻訓。
他比劉鴻訓高明,買股票此等事,怎麼還能大張旗鼓呢?你劉公好歹也是當朝大學士啊。
像你兒子這般,鬨出去像什麼樣子,人家要笑話的。
而且,老夫當初是‘閹黨’出身,尚且還要麵子,你倒是好,你可是清流呢!
清流的兒子居然跑去乾這等下三濫的事?
這讓黃立極這個一直處於道德鄙視鏈底端的男人,此時突然占據住了道德製高點,一下覺得自己的腰板都挺直了。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劉鴻訓。
劉鴻訓此時也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
黃立極道:“劉公,老夫說句實在話,令郎買股票,其實也沒什麼,隻是掏出這樣的身家去買那什麼礦業,非是老夫對礦業有什麼成見,隻是股經,你最近看了沒有?”
股經這玩意,其實是大明報出現之後的一個變種,隨著大明報的出現,一下子給人打開了新的大門,原來大家都可以以邸報的形式,印刷一些內容,居然還可以沿街販賣。
而且……這玩意居然還有利可圖。
於是京城之內,出現了各種名目的所謂的‘報紙’,其實這也是當初,張靜一不敢辦報的原因。
報紙天然是和讀書人捆綁的,那些清流和房、士紳本就掌握了輿論,若是再有這個大殺器,那還不將張靜一殺個片甲不留?
不過現在京城的風氣漸好,至少這裡的讀書人,已經沒有那般完全的排斥新政了。
因而許多大明報的效仿者,也大多印刷著各種內容開始販售。
當然,絕大多數的報紙,很快就被淘汰掉。
而有幾份,卻開始有了自己的市場。
其中股經就是其中一位,據說這是一位大儒邀了一些號稱是京城之中的儒商,專門寫的一些心得體會。
而最大的賣點,就是不斷地分析股票。
那位叫楊雄的大儒,水平很高,幾乎預測了鐵路公司股票幾次的上漲,一下子便吸引了不少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