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這邊也差不多了。”聽出夏琳話裡的意思,周頌在梯子上露出一個溫潤的笑容,“幫我扶著點兒梯子,我也下來歇會兒。”
“哎,好的。”夏琳小心翼翼地扶穩梯子,等周頌下來了,又從暖瓶裡倒了熱水給他,遞過去之前還不忘吹一吹。
“坐下歇會兒,慢慢喝,彆燙著。”夏琳拉過一張折疊椅,按著周頌坐下,“我還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在路上,宋瑾就跟夏琳說了,今天把跟周頌分享驚喜的機會留給她。所以進店以後,宋瑾隻看了看兒子今早乾活的成果,基本沒有說話。
-----------------
“什麼好消息?”周頌眉頭輕輕一挑,一晚上不見,夏琳突然想跟他分享好消息,他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會是什麼事由。
“昨天咱們的演出上報紙啦。”夏琳帶著幾分激動,從宋姨手裡接過帶來的報紙,遞給周頌,“趕緊看看,那個記者都說了什麼。”
“喲,紀德同誌手挺快,《燕城青年報》也挺給力啊。”周頌自言自語地接過報紙,很快就找到了報道的位置。確實如宋瑾所說,這篇報道占了本版差不多五分之一的版麵,足有一兩千字。
本來周頌覺得,紀德的報道大概要到明天才能見報,沒想到發表這麼快,篇幅又這麼長。但速讀了一下之後,他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紀德這篇文章,一開頭就把顧老師等幾位嘉賓的招牌打了出來,下文對彙演的舉辦概況,乃至於校領導彆出心裁的立意,隻是草草一筆帶過,反而是對夏琳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這一個節目大加稱讚。
除此之外,文章還講了夏琳在顧老師門下學習聲樂的情況,顧老師等師長對《我和我的祖國》的評價,以及夏琳對“主旋律”與“流行歌曲”的看法——這部分很多內容是周頌貢獻的。
嚴格來說,這篇報道已經是在試圖從夏琳的歌中找到年輕人、流行文化與主旋律的結合點,以及進一步為流行歌曲正名。
能把主題升華到這個高度,難怪紀德這麼快就寫出報道來,占了這麼大版麵,還能這麼快刊發。
“恭喜呀。”周頌發自肺腑地替夏琳高興。
他知道,流行歌曲或者說“通俗唱法”必然會被主流文化接受,但什麼時候接受,並沒有一個固定時間點。
按照他的印象,一直要到後年第二屆青歌賽,文藝界才給通俗唱法單獨分組,等於承認了它的存在。
如果夏琳與《我和我的祖國》能給通俗唱法帶來正麵影響,哪怕讓它早被承認幾個月,也是好的。
-----------------
然而,跟周頌並肩坐著看完報道的夏琳並沒有那麼興奮:“這人怎麼搞的,跟你聊了那麼久,報道裡卻不提你。”她憤憤不平地說。
“提我乾什麼?講我給你伴奏?”周頌很有自知之明,“讀者又不想知道這個。”
“那至少也應該給上個名字吧。”夏琳不服氣地反駁,“現在弄得我感覺是偷了你的功勞,不舒服。”
看著小女朋友很不爽的樣子,周頌笑著拍了拍她的手:“沒事,我將來上報紙的機會還多著呢。等我再發幾篇小說,《燕城青年報》多半會來采訪,到時報道裡麵也沒有開著台燈抄稿子的你,不就扯平了。”
“稿子是你寫的,我就是幫你抄一下,上報紙乾嘛。”夏琳還是有些不忿,“《我和我的祖國》不一樣,歌是你給的,還是你一直在幫我練習……”
“算啦算啦,咱倆還用分這麼清楚嗎?”周頌邊說邊把夏琳的手抓到了自己手裡。
“彆鬨,宋姨在。”夏琳微微有點兒慌亂,原本舒展的纖手也不知不覺握成了小拳頭。
然而,周頌不知早上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反而耐心地把她的手指一根根從緊握的狀態重新掰直,又輕輕地抓在手裡揉搓,成功地讓兩朵紅雲飄上了她的臉頰。
“唔……”夏琳有點兒想掙脫,但又覺得身上沒力氣,她偷眼去覷宋姨,發現宋瑾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不見了。
真是的,宋姨都不在,我能怎麼辦,夏琳想。周頌大白天就這麼胡鬨,她隻覺得腦袋懵懵的,想找個地方靠一下。
“啪,啪。”夏琳正胡思亂想著,宋瑾忽然在店外拍了兩下門扇,“小頌,小琳,出來搬盆景啦。一會兒動作上注意些,彆把桂花碰掉了。”
“哦,這就來。”夏琳挺直身子應了一聲,不太明顯地噘了一下嘴。宋姨啊,你就不能晚點兒拍門嘛,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