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日到昨晚,折騰了四個晚上,今天終於要錄小樣了,不知會不會比上次順利一點兒。”
周四上午,站在百花錄音棚門口,夏琳有些緊張地問周頌。
“肯定沒問題。你上次是第一回來錄音棚錄歌嘛,頭回生二回熟,有經驗了就會好很多。”周頌安慰著女朋友,“再說,今天就是錄幾首小樣,其實沒有上次的要求高。以你的水平,估計是手到擒來。”
“你說的容易,真唱起來還不知道怎麼樣呢。”夏琳輕輕打了一下男朋友,“不過你這幾首歌是真好,像‘徘徊叢林迎著雨,染濕風中的發端,低訴細雨路遙若困倦,靜靠灣灣小草倚清泉’……”
夏琳一時高興,就隨口唱了幾句,又繼續說:“我覺得,這首歌在現在的抒情歌曲裡麵,也應該算是第一流的歌了吧。”
那是。周頌暗笑。葉倩雯的這首《祝福》,發行後不但同時名列該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而且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還拿了勁歌金曲金獎,也就是全場的最高大獎,一年隻有一個!
而且,在第一屆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這首《祝福》又同時獲得了“至尊歌曲大獎”和“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
叱吒樂壇流行榜是商業電台舉辦的榜單,發獎看的是歌曲在電台的播放率。雖然打榜是歌曲宣發的慣用招數,但是如果歌本身得不到聽眾認可,播放率仍然難以維持。
《祝福》能在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叱吒樂壇流行榜都取得好成績,已經證明了它的戰鬥力。
而且,以它為主打歌的同名專輯,當年在香江賣出了七白金的紀錄,也就是三十五萬張。
香江當時總人口是五百六十萬出頭,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形容,就是香江每十五六人手中就有一張《祝福》專輯。
可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微不足道,那會兒一家四五口人很正常,十五六人,其實也就是三四個家庭。現實中,不管什麼東西的普及程度到了這個地步,都足夠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
”小姑娘,你剛才唱的是什麼歌?聽著像是粵語歌,是香江那邊傳過來的嗎?”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好走到錄音棚門口,聽到夏琳唱的這幾句,便笑嗬嗬地問道。
“啊,不是香江那邊的歌,是他寫的。”夏琳指了指周頌,思考一下,又補充了一句,“不過確實是粵語歌。”
“他寫的?”中年人驚異地打量一下周頌,“聽起來很好聽,但我不會說粵語,能跟我複述一遍歌詞不?”
夏琳瞄了一眼周頌,見他微微點頭,就答應下來:“好呀,這首歌的歌詞是,‘徘徊叢林迎著雨,染濕風中的發端……’”
夏琳用普通話複述了一遍歌詞,中年人聽得頻頻點頭:“文采不錯,但又是很好懂的白話,真是不容易。想不到這樣的歌,竟然是一位小朋友的作品,又是一位小朋友來唱。你們是央音的學生?”
以他和周頌、夏琳的年齡差距,叫他們一聲“小朋友”,自然是不過分的。
夏琳正要拉在旁邊看熱鬨的周頌來墊背——這家夥大概覺得看夏琳尷尬地跟人聊天挺好玩,笑著站在旁邊隔岸觀火,夏琳覺得自己快該掐他了——忽然就聽到了救命王菩薩的聲音:
“夏琳,周頌,你們今天到得早啊。咦,這位是?”
謝天謝地,是顧老師來了。夏琳鬆了口氣,轉過頭去問了個好:“老師早。這位老師是我們在門口遇見的,剛才在聊歌的事情。”
“這位同誌,我看你有些眼熟。”顧景芬上下打量著中年人,“我是顧景芬,我們是不是在哪次會議或者活動上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