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中唱來人(2 / 2)

“行,明天我登門拜訪,還得請馮大記者引路。”王經理點點頭,轉而看向顧景芬,“顧景芬同誌,您看這張專輯的錄製工作……”

-----------------

“歌最好是在燕城錄。夏琳現在上高中,下周還有期中考試,不能離開本地。”顧老師一上來,就借著夏琳的學生身份提了一個要求。

“燕城?”王經理皺了皺眉頭,“我們中唱出的專輯,歌手一般都是去我們公司錄,我們有專業的錄音棚和錄音人員,燕城……”

“燕城怎麼了,這麼多專業院團都在燕城,你是擔心這邊的樂隊水平還是錄音水平?”

進入正題,顧景芬可就一點兒也不客氣了。在她看來,夏琳這點兒歲數,去申城錄歌,那邊很難充分重視,說不定還要對她指手畫腳。

本來一張好好的專輯,因為歌手人微言輕,公司領導乃至監製或者不重視,或者過度乾涉,反而變得亂七八糟,這種情況也不是沒發生過。

要避免小徒弟被輕視這種問題,顧老師覺得,隻有她跟著去申城,跟中唱公司聯合監製,才能壓住場麵。

但問題是,給夏琳錄一張專輯,這十幾首歌,到底是錄三天、五天、一周還是半個月?顧景芬自己也沒底。萬一真在申城一待十天半個月,這邊的聲樂培訓中心,她還管不管?想來想去,還是在燕城錄最好。

“倒不是那個意思。但到您這邊錄歌,我們還得派監製人員過來……”顧景芬強硬,王經理就為難了。

放不放心燕城這邊的樂隊和錄音水平,對王經理來說倒是第二位的,他主要是怕人生地不熟,難免會有變數。

再說,在公司錄專輯,有什麼情況上樓去跟領導彙報一下就行;到了燕城,再想找領導彙報,就得打長途電話。

“王經理,話不是這麼說。既然咱們中唱公司覺得夏琳的歌有市場,那麼夏琳的現實困難,咱們是不是也得適當照顧到?”

看到對方滿臉都是為難的樣子,卻沒有一口拒絕,顧景芬情知有戲,於是趁勝追擊。

“如果在燕城錄專輯,錄完以後公司對效果不滿意,我顧景芬包賠全部成本,而且承擔重新錄製的費用,如何?”

她也看出來了,這位王經理不是很強硬的人,做事多少有些瞻前顧後。給他施加一些壓力,可能結果就大不相同。

-----------------

“那我現在去附近的郵局,給我們領導打個電話。”王經理思考了好一陣,才給出了回答,“他要是批準,咱們就在燕城錄,要是不批準,也隻能麻煩夏琳同學跑一趟申城了。這樣如何?”

“成,咱們一言為定。”顧景芬站起身來,跟同樣起身的王經理握了握手,目送他急匆匆地出門去了。馮雲倒是一動不動,老神在在地坐在那裡,小口小口啜著搪瓷缸子裡的茶。

送走王經理,顧景芬就已經不再考慮在哪裡錄製的問題。這些事情對於音像公司來說,其實都屬於細枝末節。隻要最終效果足夠好,誰會在意歌是在燕城錄的,還是在申城錄的?

此時她真正擔心的,其實是另一個問題:夏琳的這張專輯,除了《我和我的祖國》,至少還得有十二三首歌,到底要放哪些歌進去?

跟馮雲提過幫夏琳出專輯之後,顧景芬私下也盤點過作品,彆說給夏琳出一張專輯,兩張三張也是夠的。但是,如果專輯裡麵大都是她的歌,這到底是《夏琳的第一張專輯》,還是《顧景芬作品精選》呢?

對於一般的學員來說,這可能根本不算一個問題。哪怕整盤磁帶都是顧老師的歌,也屬於求之不得的待遇。

但顧景芬也知道,真正已經打出自己一片天地的歌手,比如說陳媛,就不會緊盯著老師的作品,而是嘗試建立自己的風格。她對夏琳的期待,自然是要比肩陳媛,甚至駕乎其上的。

“夏琳這張專輯,究竟應該放進去哪些歌呢……”顧老師一邊和馮雲有一搭無一搭地聊天,一邊苦苦思索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