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中,蓋裡斯作為總管,主要職責是監督地方議會的運行是否規範,並派出審計人員,每年抽查各地方議會村莊的申報稅款是否符實。由於稅額不高,短時間內民眾的逃稅意願不會很強,加之這年代大多數人做假賬的水準慘不忍睹,蓋裡斯去核對稅目細節辨彆賬目真假,其實相當簡單。
隻要做到嚴苛審核,提高偷稅漏稅被發現的概率,並做到高效執法,快速給予回應。在中世紀這個年頭,已經相當夠用了。
關於商業、手工業方麵,則就是依靠蓋裡斯那來自後世的頭腦,幫助斯卡爾村這邊,改進各種生產工藝。
舉個例子,經過這麼幾個月的發展,蓋裡斯已經把坩堝鋼技術給點亮了,並且因為有著後世知識經驗的緣故,蓋裡斯能將坩堝鋼的性價比,做到這個時代的第一。
嚴苛來說,坩堝鋼技術,並不算超越這個時代,同時期的印度與敘利亞和伊朗地區,都有著悠久的傳統。
比起平爐煉鋼那個19世紀才折騰出來的洋貨相比,坩堝鋼的曆史甚至有可能
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年。
特彆是敘利亞地區的大馬士革鋼更是其中翹楚,在環地中海一圈,都有著極高的聲譽。
但這也沒什麼不好,蓋裡斯在偷偷告知某些商隊,他這裡能產出劣質“大馬士革鋼”武器,並願意打折銷售後,那些商人就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確實,大馬士革鋼是好東西,兼顧高強度與良好韌性,還有一定的抗腐蝕性,放在全世界都是頂尖好料,但就是有一個缺陷——“昂貴”。
一把高質量的大馬士革鋼劍,銷售價格甚至能達到數百金第納爾,尋常的大馬士革鋼劍,也是相同款式武器的數倍價格起步,多則能達到十幾倍。
蓋裡斯既然願意解決“大馬士革鋼”的“昂貴”缺陷,那麼過路商隊,自然能夠容忍“大馬士革鋼”不產自大馬士革這一小小問題。
甚至他們可以不在意“大馬士革鋼”出現劣質的小小瑕疵。
在通過委托過路商隊,采購到石墨、粘土、矽石等原料後,經過蓋裡斯的費心研究,加上約翰那幫打鐵騎士給出的經驗。
斯卡爾村已經能製造出品質精良的石墨坩堝,這些坩堝的直徑不大,但卻足夠熔煉出液態的鐵。
通過調控坩堝中的含碳量,則可以穩定產出高碳鋼。可以說對古代不少鐵匠難如登天的製鋼技術,在蓋裡斯眼中沒有秘密。
並且由於水力技術的發展,斯卡爾村鍛鋼的人力成本,要顯著低於周邊地區。
加之大馬士革鋼采購原料的商路,本就是外約旦門口這條,蓋裡斯甚至能做到,比正牌的大馬士革鋼生產商提前拿貨。
這就相當離譜,綜合上述各個因素,蓋裡斯成功做到了在12世紀生產廉價山寨品這一成就。
固然,正牌的大馬士革鋼,有許多技術,蓋裡斯目前還沒吃透,以至於他這邊的質量還是差了些,但他這邊產出的“大馬士革鋼”便宜啊!
固然,斯卡爾村產出的“大馬士革鋼”花紋不夠獨特,但它便宜啊!
固然,蓋裡斯的“大馬士革鋼”不產自大馬士革,可它就是便宜啊!
當然,這個便宜也隻是相對的,相對於正牌大馬士革鋼便宜。並不是講真把優質鋼材、或優質鋼類武器的價格打壓了下去。
蓋裡斯這裡的山寨產能也就那麼點,還不足以影響市場價格大局。
那些轉銷大馬士革鋼武器的商人,也不介意在銷售正牌大馬士革鋼武器的同時,向財力不濟的客戶,推薦一些沒那麼昂貴,但質量也稍差一些的“大馬士革鋼”武器。
現如今,整個中東打成一鍋粥,武器生意是真不愁銷路。
除了生產不產自大馬士革的“大馬士革鋼”外,蓋裡斯也在著手研發並準備生產,不產自敘利亞阿勒頗的“阿勒頗香皂”。
想必,在未來,過路的商人也會興致勃勃的加以采購。
經過西蒙與哈立德二人率隊小組的一段時間調查,蓋裡斯手中,已經掌握了不少包稅人的黑料。
但其中有一個包稅人,引起了蓋裡斯的注意。
與其他包稅人不同,這個家夥似乎頗為主動的在向伊薩貝爾領主靠攏,而且因為一些緣故,這個包稅人手中還並未沾染血債。
這就意味著,其是一個可以爭取的對象,有助於後續蓋裡斯同領地內穆斯林群體進行溝通。
“那就,安排他和我進行一次會麵吧。”蓋裡斯如此吩咐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