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伊瑪目門前傳假經——自不量力!(1 / 2)

吾父耶和華 千翅萬瞳 4282 字 2個月前

每個宗教都有每個宗教的特色,不可一概而論。

許多人都不曾了解過伊斯蘭教的組織架構,以至於在這方麵的知識一片空白。

若真要類比的話,伊斯蘭教的阿訇也好、毛拉也罷又或者阿亞圖拉。

他們所表達的含義,其實是學者。

以天主教科層製統治的角度,很難理解伊斯蘭教的普遍性與常態分裂。

但若是將伊斯蘭教的宗教派彆,視為儒家學派,便會豁然開朗。

比如,伊斯蘭教最初的什葉派遜尼派之分歧。

類比成儒家,便可以解讀成:

假設有一群儒士認為顏回是孔子的唯一繼承人,並且認為其他孔子弟子都沒資格繼承孔聖尊位,甚至還宣稱顏回江山代代傳。

那麼,這幫儒士就容易被其他儒家子弟所不容,最後這群人便被其他儒士割席,從而多了一個儒家學派。

當時的伊斯蘭教同阿拉伯帝國實質上是一體的,政教合一體製下,誰是穆聖繼承人,其實便意味著,哪一派將掌控一個新生帝國。

由此誕生的繼承權紛爭,比之儒家學派間的鬥爭,可就要凶險萬分。

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最初分歧,便是有關【阿裡】是否為【穆聖】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當時的遜尼派,覺得繼任者應由社群選舉產生。【阿裡】雖被尊重,但並未被視為唯一合法繼承人。

什葉派則表示【阿裡】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認為他應當是第一任哈裡發,什葉派的名稱“什葉”意為“阿裡的追隨者”,強調他們對阿裡的忠誠和對其後代(伊瑪目)的尊重。

然後遜尼派的四大教法學派,也就更加有“儒家八派”的味道了。

遜尼派四大教法學派,對於穆聖言論的理解,以及不同經書的權威性,還有這些先賢意見如何指導當下生活,都有各自看法。

比如說,罕百裡派唯尊【古蘭經】與【聖訓】,最保守,強調經典直接遵循。

21世紀的沙特就是這個教法學派,強調回歸伊斯蘭教早期的純正信仰,反對異端和創新。

沙斐儀派,則是規定了五個權威的教法來源,並且進行了排序,【古蘭經】權威最高,其次是【聖訓】、再是【公議】、再是【伊智提哈德】也就是“專家意見”、最後是【類比】。

相對來說,比罕百裡派更開放,但也要求嚴格遵循經典,並相對限製通過【類比】推理得出更多教法。

蓋裡斯現如今,所接觸到的阿爾哈迪鎮伊瑪目哈立德,以及這個村莊的伊瑪目法赫德,他們所屬的教法學派,其實是哈乃斐派。

哈乃斐派的宗教學者,他們的一個顯著特點便在於“靈活”,往往會強調個人推理與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教法的權威排序為:【古蘭經】、【聖訓】、【公議】、【類比】、【自由裁量權】、【習俗】。

當現實中出現無先例可援引的情況時,其會主張根據教法學家和執法者的自由裁量權與擇善原則來處置問題。

故而當蓋裡斯提出了新的天課製度後,哈立德還有法赫德,都是雙手雙腳一同讚成的。

反正有關天課誰來收這個問題,在【古蘭經】和【聖訓】上,都沒有明確規定,那這豈不就是可以直接上【自由裁量權】了嗎?

而且拿天課來援助窮人,提供良好的教育以及醫療,本就是符合《古蘭經》經訓的。

由於伊斯蘭教的宗教派彆有類儒家學派,他們之間其實也是紮堆分布,同時不同宗教學者之間的師承關係錯綜複雜,總的來說還是人情世故那一套。

因此,當哈立德與法赫德一同發出邀請後,其他村的那些宗教學者伊瑪目,便欣然來到這裡,權當參與一次聯誼聚會。

這些伊瑪目,先是在法赫德家裡一同吃了頓午飯,而後各自閒聊。

這幫宗教學者,閒聊的內容其實與後世尋常人沒啥區彆,誰腦子抽了,才會在吹牛的時候去探討專業知識啊。

大體上無非是:你家的女兒多大了,他家的兒子能否繼承衣缽,那人的弟子現如今混的行不行,最近又聽到了什麼樂子,說出來一起樂嗬樂嗬……

然而就這麼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便突然被門外發出的大聲宣講給打破了。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現如今,我替你們帶來了比穆罕默德先知要更早的啟示!關乎你們與你們的後代,能否登上那通往新世代的方舟!”

不是,這幫宗教學者自己之間懶得討論,那是因為他們一來共識大於分歧,二來那種問題拿來探討容易傷彼此情分,不適合在這種放鬆的場合聊。

但當門口這一句話,傳進宅邸中這群人的耳朵裡後,就頓時炸開鍋了。

媽的,這叫什麼?伊瑪目門前傳假經——自不量力!

一旁那些受邀而來的伊瑪目,便一齊看向了東道主法赫德,法赫德攤了攤手,滿臉無辜。

於是,這幫人再又聽了兩句後,便一個個麵色難繃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