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蠟燭親自點亮了自己,在他的身後,猶如細線的小鎮,也接連亮起燈火。
長夜漫漫,野獸橫行,他將迎風執炬,逆潮而上。
亦如港灣一般,吸引著大海上航行的船隻,便是試圖翱翔天際的雄鷹,也會去找尋能夠安家的所在。
少年轉過身走了回去。
“你叫什麼?”蓋裡斯向那去而複返的少年詢問道。
然後蓋裡斯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剛剛說的那些話對這個少年而言,是白講了,因為這個孩子,聽不懂法蘭克語,對拉丁語係是一點都不懂……
通過那個東正教神父,蓋裡斯才將自己話語裡的意思傳遞過去。
經過東正教神父翻譯成希臘語後,對方才聽明白,然後回答道:“亞曆山德羅斯·阿爾普·卡裡斯。”
這是一個希臘與突厥混合的名字,反應出了他的血統。
亞曆山德羅斯名字含義為“人民的保護者”,阿爾普源自突厥語,意為“勇士”或“英雄”。
“不錯的名字。”蓋裡斯挺喜歡這名字的寓意。
然後轉過頭,蓋裡斯告訴神父:“將我待會要說的話,翻譯給這孩子,我想對你來說應該不難。”
當蓋裡斯剛一張口,那東正教神父,就曉得蓋裡斯說的什麼了,那是舊約《以賽亞書》中的一卷,但蓋裡斯所說的許多細節,都被他調整了,展露了不一樣的思想與風格。
“看哪,我要造新天新地;使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要追想。”
“我要造一座叫人歡欣的耶路撒冷,讓其中的居民為人所樂。”
“世人要因耶路撒冷而喜悅,因主的百姓而歡欣,因其中必不再聽見哭泣和哀號。”
“因其中必沒有數日夭亡的嬰孩,也沒有壽數不滿的老者;”
“因為百歲死的仍算孩童,有百歲死的罪人算我被咒詛。”
“你們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你們建造的,彆人不得住;”
“你們要栽種葡萄園,自己食用,你們栽種的,彆人不得吃。”
“你們的日子必像樹木的日子;你們親手勞碌得來的必長久享用。”
“你們必不徒然勞碌,所生產的,也不遭災害,你們的子孫也是如此。”
“你們尚未求告,主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主就垂聽。”
“豺狼和羔羊將要一齊牧放,獅子要如牛犢一般吃草;塵土將是大蛇的食物。”
“在整個聖山上,再沒有誰作惡,也沒有誰害人。”
蓋裡斯的話語字字珠璣,震動人心。
他留住了這些人,這些奴隸在被解救得到釋放後,在被蓋裡斯直言重歸自由後,他們留在了這裡。
因他們都是基督徒,而蓋裡斯向他們描繪了一個新天新地。
因這座小鎮的外麵,是無儘荒野,是黃土成就的海洋,無有人煙。
因蓋裡斯向成年的人,開出了不低的月薪,向孩子與少年們許諾教育以及衣食住行。
蓋裡斯並沒有讓這些人贖買自己,因為奴隸贖買自己,亦是對奴隸製的承認。
他所要做的,是徹底否決奴隸製度,讓其從根基開始便不當存在。
蓋裡斯將那些年歲不等的未成年人交由教團武士。
之所以讓紮伊德去找來這些孩子,便在於一根燭光沒法點亮世界,需要更多更多的蠟燭。
未成年的可塑造性,使得他們被蓋裡斯看得格外重。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他們中年紀大的,會在接受識字教育的同時,接觸一些手藝活,年紀小的則安心上學,他們中若有人願意,也將有機會成為新的教團武士,成為——帕拉丁。
蓋裡斯則親自帶著那四個成年人走進了小鎮,他並沒有將自己置於高人一等的位置上,而是仿若一位熱情好客的東道主,向他們介紹起了小鎮,並帶著他們走進了葡萄藤旅店,吩咐那邊的侍者弄四套乾淨衣服過來,叫他們四個去沐浴。
與那些受儘虐待的未成年人不同,醫生、會計……這種高技術含量職業的奴隸,通常來說是不會受到特彆苛刻對待的。
畢竟,這都是文化人,就算異教徒的文化人,可以不當人。可說到底,如果對方發自內心地厭惡自己工作,那麼對奴隸主所造成的破壞將會非常嚴重。
與那些專門的捕奴隊,前往世界各地捕捉奴隸不同。
這種高技能、高文化水平的奴隸,大多數來源是因為戰爭或者欠債導致的。
由於他們具備特定的技能和文化價值,如翻譯、教育、醫學等專業能力,這些奴隸可能被用作家庭教師、宮廷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