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曆史的審判即最終的審判(1 / 2)

吾父耶和華 千翅萬瞳 4153 字 2個月前

卡拉克城阿梅代主教的這處座堂,有著高聳的鐘樓。

這種鐘樓通常安裝有大型鐘鈴,定時敲響,報時並召喚信徒參加彌撒或其他宗教活動。

現如今,在這教堂的鐘樓上,這麼一處絕佳的觀景位置,有著兩個人正居高俯視著廣場上的這麼一處鬨劇。

“講實話,安托萬,我是真沒想過艾蒂安那幫人,居然會想到雇凶殺人這麼一回事,而且還是殺我……”

隻要一複盤整個事情的經過,蓋裡斯就覺得這幫人腦子多少有些問題。

確實,在人類曆史上,刺殺這件事從未斷絕過。

便是在八百年後,支持解放神學的拉丁美洲薩爾瓦多羅梅羅總主教,都能在作彌撒時被人當場射殺。

但射殺羅梅羅總主教的是什麼人?那是薩爾瓦多軍政府的秘密警察啊!

甚至於薩爾瓦多軍政府,能在羅梅羅總主教的葬禮上,在有著足足25萬人參與的葬禮上,命令士兵向民眾開槍!

何等大逆不道、何等罔顧教會?

與後世有著秘密警察、有著職業軍隊的薩爾瓦多軍政府相比,他們這些半吊子的議員有什麼?

除了那些錢外、所謂的議員身份,確實給他們帶來了一些特權,但卻不足以讓他們邁入實權貴族的行列。

同薩拉丁、雷納德……那些人物相比,這群議員,不過是一群小貓罷了。

看著張牙舞爪,實則不堪一擊,若他們生活在城牆外,便是艾哈邁德那樣的包稅人世家,都能輕易將他們滿門屠戮。

隻能說,是往日裡那富裕到讓他們喘不過氣來的生活,加上對城牆內世界的予奪予取,使得這群井底之蛙真把自己當號人物了。

至於市民那邊,其實早就設計好了,打一開始這個葬禮,就是一幕戲劇。

議員們被拉到台上成為小醜演員而不自知,瘸腿阿爾邦他們六個人,成為汙點證人,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和盤托出。

至於這個過程中的其他證人,那都是被提前找好的。

等情緒烘托到位後,隻要有人帶個頭,陷入群體共情狀態的市民們,就能輕易踐踏往日裡那看似根深蒂固的權威。

“先知,這樣,就能做到洗去城中的罪孽了嗎?”安托萬神父,表達出了自己的困惑。

“做不到,還遠遠不夠,這隻是一個開始罷了。我隻能說,當民眾能夠踐踏一次往日權威,那麼自然就能踐踏兩次、三次、四次……無數次。”

說著這話,蓋裡斯的腦子裡忍不住想到了後世的法蘭西。

自打1789年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在那之後的整整一百年裡,法蘭西都保持了自己革命老區的底色。

舊時王公貴族、成打的跌落神壇,各種試圖複辟王朝專製的嘗試,都被法國人民給接連推翻……

他現在所做的,僅僅是要讓卡拉克城中的市民們,打破對上城區的畏懼、打破對那些議員們的畏懼。

蓋裡斯不是要自己去當青天大老爺,而是要讓這些市民們意識到,壓根沒什麼老爺是好值得他們畏懼的罷了。

然而,就在下麵的眾人正不斷宣泄著憤怒的時候。

蓋裡斯有留意到兩件事,一個是遠方的阿迪勒軍營有了動靜,另外一個方向卻就是卡拉克城堡,通往卡拉克城的吊橋被放了下來。

一隊50人規模的披甲士兵,整齊列隊後,向城市進發,在那50人士兵的後麵,則又是一位老熟人——斯蒂芬妮。

……

從理論上來說,世俗的領主同教會的主教,他們應該是平行的關係。

教士們服從主教,主教們服從羅馬教皇。

下級領主服從上級領主,上級領主服從世俗君王。

國王也好、世俗領主也罷,就理論上而言,並不統屬天主教的教會。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罷了,現實中,有關主教的任免權,長久以來都是世俗君王同羅馬教皇爭奪的焦點。

不過既然有爭奪的過程,那麼就代表這裡麵的事情並不絕對。

阿梅代主教見到雷納德的時候,雖然要低人一等,可他在城市裡的影響力,卻又要比之雷納德更強。

畢竟,教會與平信徒的結合,要遠比世俗領主對領民的統治更加密切,乃至於叫人樂意效勞。

也因此,阿梅代主教,長久以來的拒絕投降,都有著近乎一票否決的效果。

這樣的僵持,對於斯蒂芬妮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

比起這座城市的安危,漢弗萊對她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存在。

以斯蒂芬妮的年齡來說,她已經不可能再有新兒子了!

終於,一個時機到了,斯蒂芬妮已經決意,要用自己身為領主的身份,表明自身的態度了。

伴隨著那略微淩亂的步伐,以及鎖子甲所發出的嘩啦聲響。

那50名軍士踏進教堂前的這處廣場,他們手中的劍刃與盔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