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使命,便是幫助世人,打破過往的局限,更好的認知世界,要幫助世人從迷信的沼澤中爬出來。”
“我們正行走在通往天國的漫長道路上,唯有認知世界體係的框架,吾父才會藉由我等之手,締造出一個真正的天國。”
說完話,蓋裡斯繼續開始講課。
他所講的課,除去一部分是直接灌注的知識外。
大多都是引導這些學生,如何去認知世界,鼓舞著這些學生,以求知與實證的精神,去探索萬物。
……
當然,蓋裡斯也不隻是單純的去教學生。
死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作為地球上最大的鹽水湖,這裡不僅可以產出大量鹽。
事實上還存在著一定量的硝石礦,整體儲量不大,但至少能在地表找得到。
死海地區極端乾旱氣候促進了蒸發和沉積,再加上富含有機物的環境助力了腐殖作用生成硝酸鉀。而地質構造和裂穀帶的特性,又使得地下硝酸鉀礦產暴露於地表。
可以說,蓋裡斯之所以肆無忌憚的用硝石製冰,拿去賣給過往的阿拉伯商人,實在是有恃無恐。
畢竟這大自然的饋贈,哪有不好好利用的道理呢?
提純硝石的過程也不難。
提純硝石的方法是先將粗硝溶煮成液體,然後冷卻。之後純硝會結晶於表麵,殘存物沉澱於底,最後取其結晶於中層的純硝作為原料。
更何況硝石製冰本身並不會損耗硝石,隻是硝石儲備過程中的一次利用罷了。
無非在過去的一年裡,蓋裡斯更多的是忙於領地的製度建設,要去將亞嫩郡的框架搭出來,以至於缺乏精力來深化技術方麵的事。
隻能先讓一部分的人,去開采硝石,提純硝石,然後簡單利用。
但現在不一樣了,控製了外約旦的核心地區後,蓋裡斯終於可以抽出相當多的人力,去死海沿岸挖掘大自然的贈禮。
當然,相比起量並不算多的硝石,也就是硝酸鉀(KNO3),死海最為離譜,還是那天然存在的海量氯化物。
無論是氯化鎂、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都是以數十億噸起步的儲量著稱。
其中氯化鉀(KCl)還有硝酸鉀(KNO3)在農業上是常用的肥料。
事實上,如果能把死海這片寶庫開采好,蓋裡斯僅僅是通過提純的粗暴手法,就能取得大量的氯化鉀還有硝酸鉀。
再加上附近沙漠中存在的磷酸鹽礦床。
就外約旦這地方,屬實是礦物豐富,氮磷鉀齊全。
無非是除去少量的結晶礦石外,其他的開采起來較為麻煩,大批量提純起來更為困難。
因為前期人口不足,精力不濟的緣故。以至於直到現在,蓋裡斯的硝石儲備,其實也就是區區幾噸的量。
這幾噸的量,用於農業的話,由於硝石中富含氮和鉀,實質上是可以直接作為化肥來使用。
除去在十幾公頃的土地上創造點“小小”的農業神話外,更大的用處其實是良種培育,間接的提高外約旦地區的農業產出。
但如果是用於火藥生產的話……
蓋裡斯其實也已經讓馬爾萬那些鐵匠,生產早期的火炮了。
鐵匠鋪裡,馬爾萬向蓋裡斯展示著他所提供的成品。這是一個看去像是花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