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謀逆(1 / 2)

殿下臣 白淵月 3935 字 7個月前

“貧僧鑒空參見陛下。”鑒空雙手合十行禮道。

韶安殿上的眾人雖然都對鑒空法師那與年齡不相符的年輕樣貌感到無比好奇,但,佛法尊嚴、寶相莊重,無人敢交頭接耳地妄加議論,殿上肅靜,落針可聞。

孝欽帝也訝異於這三朝盛傳的高僧竟是如此年輕。

永晏帝在位時,他曾在禦書房裡見過太祖爺爺那一輩留下的鑒空法師的畫像,與眼前此人正是一般無二。又見這九環錫杖乃是鑒空大師法寶,唯有鑒空無人可執。遂對其身份不作懷疑。

孝欽帝道:“大師免禮。”

“貧僧得知陛下西徙至此,特前來覲見。”鑒空語調平緩聲音朗朗,有著令聽者肅然起敬的力量。

鑒空大師接著說道:“陛下定是好奇,貧僧避世已久,為何此刻入朝覲見。”

孝欽帝道:“還請大師明示。”

“貧僧此行乃是為生民阻止兵禍戰亂而來。聽聞西楚丟失四郡二十七州於大燕,貧僧唯恐陛下意欲起兵遠征討伐謀求複國,鐵蹄刀刃之下難免生靈塗炭,故特此前來覲見。”

鑒空大師開門見山地說道:“貧僧此番自臨安途經廬陽雲遊而來,一路可見大燕境內太平昌盛,身在大燕的四郡二十七州西楚遺民,人人皆可安居樂業。‘政通人和、豐衣足食’的治平之像,遠勝於陛下您當年治下。”

西楚曆朝曆代皆信奉佛教,除了朝中言官以外,得道高僧也可以向皇上直言進諫,有著“諷議左右、以匡人君”的權利。

孝欽帝聽著鑒空法師的言語,聽出了鑒空話裡的字字句句都是在針砭他“治國不及大燕慕容煜,不如放棄淪陷大燕的四郡二十七州,莫作徒勞之戰。”

孝欽帝心中難免不虞,但,礙於西楚老祖宗定下的高僧可以直言諷議匡人君的規矩,礙於鑒空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終究克製住沒有發作。

鑒空法師絲毫不顧及帝王顏麵,繼續直言麵諫道:

“貧僧惟願陛下,以前事為鑒,以天下黎民百姓為先,勵精圖治、革故鼎新,罷乾戈,薄稅負,寬刑罰,還一方百姓以太平。以此蜀郡為據點,重開西楚曆代的盛世光景。”

孝欽帝被責,心中不快,但驀地轉念一想,“這鑒空和尚所言,不正是自己所圖嗎?”

“這些日子,廣元王其實私底下也對自己隱隱透露過有複國之意,孤其實今天甚怕廣元王也在朝上力主遠征出戰,令我騎虎難下。方才早朝,求和派不正愁沒人出使大燕嗎?此刻不如順水推舟,讓鑒空和尚掛名國師,頂了鴻臚寺大鴻臚的缺,出使大燕。”

思畢,於是,孝欽帝收斂了胸中慍怒,故作憂心之態,愁眉說道:

“大師所言甚是,大師的教誨孤定當銘刻於心,往後定當勵精圖治、勤政愛民。隻是……隻是眼下與大燕邦交條款未定,和談協議空口無憑,隻要一日不締結,孤便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唯怕大燕反悔當初他們秦王與我朝晉王的口頭盟約,又覬覦我朝僅剩的這西南半壁江山,再次舉兵來犯。到那時,難免又是百姓們遭殃……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