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君擇臣,臣亦擇君(2 / 2)

蔡邕和荀爽同時喊道。

蔡琰在旁看著三個老頭的鬨劇,有些哭笑不得,隻得走上來勸道:“父親且息怒,想來荀伯父也並非有意如此。”

一旁荀采也走了上來,替父親向蔡邕賠罪。

蔡邕這才放開了荀爽,卻仍餘怒未消,麵色不善道:“哼,稍時老夫再找你那侄孫算賬。”

說罷,又看向張溫。

“還有你那族侄,也要給老夫一個交代。”

動手歸動手,蔡邕的腦子也沒閒著,他剛才毆打荀爽的時候,已經想明白了。

既然昨夜張子毅沒把自己當成董卓爪牙斬殺,就說明還有用得著自己的地方,那就可以談談價錢了。

自己畢竟是當世大儒,殘暴如董卓,也得把自己奉為上賓。

至少……毀壞自己女兒婚姻之事,得給自己一些補償,最好能把兩個女兒給安頓了。

這邊三個老頭打得火熱,而另一條船上,張恒和荀攸也在對坐交談。

雒陽之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張恒現在的心思,全放在眼前的荀攸身上。

這家夥的才能,不挖過來實在可惜了。

“公達接下來有何打算?”

望著平滑如鏡的河水,張恒緩緩開口問道。

聞言,荀攸先是一愣,繼而苦笑搖頭。

昨夜才經曆了一場大戰,如今還未徹底逃脫追兵,他哪有心思去想這事。

“還未有打算,許是回潁川老家,潛心修學,了此殘生罷了。”荀攸隨口敷衍了一句。

“公達此話,怕是言不由衷吧。”張恒搖頭笑道,“你有經天緯地之才,又遭逢這數百年未見之亂世,倘若就此隱居,終老於林泉之下,豈不辜負了你多年寒窗苦讀。”

荀攸當然不會想著就此隱居,不然他當年也不會受何進征辟,入京出任黃門侍郎。

恰恰相反,荀攸其實非常渴望出頭。

荀攸在潁川荀氏中雖然輩分小,但年齡卻很大。相比於風華正茂的荀氏三若,荀攸今年已經三十四歲了,比叔父荀彧還大六歲。

這個年齡放在後世可能沒什麼,但在這個貴族壽命也隻有五六十歲的時代,三十四歲早已是人到中年,下巴上再多幾縷胡須,就能自稱老夫了。

日月蹉跎,人已將老,而功業未建,荀攸自然十分急切。

可是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自己縱然想有一番成就,也好似無頭蒼蠅,不知該何去何從

本來沒什麼想法的荀攸,一聽張恒這話,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怎麼,聽他張子毅的意思,是要招攬我?

“敢為都尉何求?”荀攸從張恒拱了拱手,鄭重問道。

“我之所求?”張恒笑了,“不過是天下太平,蒼生安居而已。”

荀攸歎息道:“都尉大誌,在下不及也!”

看似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但荀攸完全能體會到其中的艱難。

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你想天下太平,人家卻想攪弄風雨,隻有把這些人全部平定抹殺,才能做到所謂的天下太平。

“這誌向談不上大,卻著實不太容易。為此,我需要有誌之士與我一同披荊斬棘,成就大業。不知公達可願相助?”

赤裸裸的招攬口吻,非但沒讓荀攸驚訝,反而使他眼中露出一絲驚喜。

這些天的相處,對於張恒的為人,荀攸也算有些了解,特彆是最後行動時刻的放權舉動,更是讓荀攸心悅誠服。

亂世之中,君擇臣,臣亦擇君。

荀攸對君主的要求一直很簡單,隻有八個字——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這其實也是古來賢才對君主的要求。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不過是中人之姿,貪杯好色不說,更是寵信奸佞,但他就貫徹執行了這八個字,大事小事都交給管仲,最後終成五霸之首。

唯一讓荀攸顧慮的是,張恒背後的劉備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所謂關東諸侯,去年他在大將軍何進府中又不是沒見過,除了袁紹和一個叫曹操的宦官之後還好點,其他人皆是碌碌之輩,根本不值得自己賣命。

想了想,荀攸再度拱手道:“都尉,但不知劉公玄德為人如何?”

“公達這話不對。”張恒搖了搖頭道,“世事人言,豈可儘信。有道是百聞不如一見,我便是說得天花亂墜,又有何用?玄德公其人究竟如何,公達不妨親自前去一觀。”

聞言,荀攸不禁愣了一下。

作為被招攬的對象,他本以為張恒會把劉備吹得完美無瑕,誰知道張恒卻隻給了他一個簡單直白的建議。

大概是看出了荀攸的想法,張恒笑著解釋道:“公達不必疑慮,雒陽相識十數日,我已把公達當作摯友,不願謊言相欺。

我所求者,是誌同道合之輩。公達若有誌匡濟天下,自會與我同行。若誌不在此,我也不好強求。隻是萬一將來不幸有敵對之日,我亦不會留手。”

望著目光清澈的張恒,荀攸徹底被震撼了。

如此坦誠之言,張子毅真乃至誠君子也!

想著,荀攸對張恒鄭重拱手一禮。

“前者都尉救我出獄,恩德無以為報,此番又這般推心置腹,在下實不知該如何答謝,請受一拜。

都尉既然相請,在下不敢推拒,這便隨都尉走一趟,假使玄德公為可輔之人,在下必披肝瀝膽,助其成就大業,雖九死而無悔!”

荀攸心中已經有了決定,隻要劉備不是太差勁,看在張恒的麵子上,自己這一百多斤就交給他了。

“公達言重了。”

張恒趕緊上前扶住了荀攸。

二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恰逢此時,太史慈已經看到了合適靠岸的地方,招呼著後麵的船隻都靠過來。

張恒望著遠處,仿若看到一條嶄新的道路。

“公達,走,咱們去滎陽!”

“好!”

荀攸重重一點頭,應了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