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過後,祖茂很識趣的沒有繼續打擾,而且直接起身告辭。
眾人也都累了好幾天,早早安歇去了。
趁著這時候,張恒卻把荀攸和陳宮請到了自己房間,準備討論下一步的動向。
“子義,我與二位先生有要事相商,煩勞你在外守著,閒雜人等不準靠近。”
張恒吩咐一聲,便帶著荀攸和陳宮進入了房間。
“都尉,但不知喚我二人何事?”
剛才完飯,荀攸此時正好有些困意,剛準備眯一會,就被張恒派人叫了過來。
張恒笑道:“我知二位辛苦,但眼下卻有一件緊急之事,特此請二位前來商議一番。”
“都尉請講。”陳宮開口道。
“不急,先坐。”
張恒揮了揮袖,從旁邊火爐上端下早已煮好的茶水,給兩人分彆倒了一杯。
這次找兩人過來,說白了就是開會。
總結洛陽之行的得失,順便為下一步做打算。
一杯茶水下肚後,張恒才緩緩開口道:“此行雒陽,咱們雖然誅殺了董賊爪牙,卻因為時間倉促,有件要緊事未來得及做。”
“何事?”荀攸皺眉問道。
“皇甫嵩!”
“左將軍皇甫義真?”荀攸不解道,“如今他正駐軍扶風郡,跟咱們應該扯不上關係。”
“的確跟咱們扯不上關係,但是能跟董賊扯上關係……”
張恒將滎陽的戰爭形勢說了一遍,最後總結道:“戰事僵持不下,咱們又在雒陽城中搞了個大動作,不久之後,董賊必然撤軍回京。之後……就該挾持天子,西逃長安了。”
“什麼,董賊居然要遷都!”荀攸滿臉震驚道。
其實董卓遷都的計劃,在年初就已經放出風來了,隻是彼時荀攸正在蹲大獄,自然不清楚。
陳宮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關東諸侯四麵包圍雒陽,相持日久,董賊必然不敵,倒不如索性逃往長安。關中千裡險阻,雄關堅城不儘其數,聯軍想要打過去著實不容易。”
荀攸頓時想明白了,恍然大悟道:“所以,屯兵扶風的左將軍就成了董賊最大的後患,西逃之前非得解決不可。”
“不錯,公達慧眼如炬,所言切中要害。”
“可扶風郡足有三萬精兵,左將軍亦是當世名將,哪怕董賊手握重兵,短時間內也未必能勝,他如何解決?”荀攸還是想不明白。
如果說孫堅和公孫瓚是天下勇武的標杆,是中生代偶像。
那當年平定黃巾的盧植、朱儁、皇甫嵩三將,就是真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特彆是皇甫嵩,昔年平定黃巾時,就屬他斬獲最多,功勞最大。當今天下名將,無人能出其右。
“真要正麵對壘,董賊不一定是皇甫義真的對手,可壞就壞在董賊手中挾持著天子。”張恒苦笑道,“公達試想,倘若董賊以天子名義下詔,命左將軍隻身入雒,左將軍是奉詔還是不奉詔?”
“這……”
荀攸頓時遲疑起來,連眉頭都皺成了一團。
他與皇甫嵩沒什麼交情,也不了解其為人,但從皇甫嵩的過往事跡中也能窺得一二。
皇甫嵩出身涼州安定郡的將門世家,其父曾出任雁門太守,叔父皇甫規更是大名鼎鼎的涼州三明之一,可謂世代忠良。
而皇甫嵩本人也曾平定黃巾之亂,又多次征討叛亂。位極人臣,功蓋當世的同時,卻絲毫沒有貪戀權勢的想法,往往朝廷凡有詔令,皆無所不從。
這種人,明顯是奔著青史留名去的。
你想讓他違抗詔命,根本不可能。
莫說詔命讓他回京,就算詔命讓他自殺,估計他也會照辦。
他豈能不知道天子受製於董卓,但即便如此,為了不讓自己的為臣生涯染上汙點,他也必須奉詔行事。
即便是錯,那也是天子詔令不對,權臣董卓無道。
而我皇甫嵩和關西皇甫氏,將來史家蓋棺定論,自有後人評說功過。
說他愚忠也好,愛惜羽毛也罷。已近暮年的皇甫嵩,更多的是在考慮身後名與家族的聲望。
不止他一人如此,其實東漢一朝的世家臣子,基本都有這種調性。
與其說他們是效忠皇帝,效忠漢室,倒不如說他們是在追求自己心中的為臣之道,堅守聖賢書上那種近乎完美的忠臣良將形象。
哪怕為之付出生命,也甘之若飴。
“難啊……都尉,一旦董賊假托天子名義下詔,左將軍怕是會束手就擒。”荀攸搖頭歎息道,臉上隻剩下了苦笑。
“看來公達與我想到一塊去了。”張恒笑道,“我本想提前派人前往扶風郡,對左將軍示警,但現在看來,就算派人前往,也是在做無用功。”
荀攸搖了搖頭道:“事在人為。在下以為,即便左將軍不聽,咱們也得提前通知一番。瘟疫左將軍肯響應關東諸侯,董賊就不敢貿然西逃。眾諸侯攻破雒陽之日,便是董賊授首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