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拉攏(1 / 2)

大秦地府日常 無字驚鴻 10679 字 2個月前

《大秦地府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如今齊楚魏三家正在互毆,眼看還要再毆好幾輪,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停戰。燕趙也結下了梁子,燕王喜不像是肯認命的模樣。

七國裡隻剩下秦國和韓國在休戰,但韓國不足為懼。其他五國都在空耗國力,秦國正可趁機壯大自己。

扶蘇理想中的發育時機,便是如此。

他們把一切都準備好,等到幾年後太子政繼位,就可以直接開始一統天下了。

始皇詢問侍官:

“鄭國渠修得如何了?”

侍官回答:

“最多再有四年多,便能完工。”

現在那渠雖然還未完工,卻已經有一部分可以投入使用了。等完工後,再用個兩三年,正好開啟滅六國之戰。

糧食本也不方便存放太久,兩三年的關中糧倉提供新糧,已經足夠軍隊使用了。

但始皇低聲對扶蘇說:

“鄭國渠修成後的兩年裡,正好碰見旱災和蝗災。”

扶蘇也想起來了:

“秦王政三年歲大饑,四年蝗蔽天下、大疫。”

當時還是呂不韋掌權,這個時期秦國應對自然災害的方式就是——攻打他國。

自己家裡沒東西吃,不要緊,去搶一下彆國的城池。把糧食搶來了,這樣秦人就有飯吃了。

這種應對天災的方法一直持續到了他阿父親政之後,阿父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就沿用了。

不過後來重生的這一世,秦國其實很少遇到饑荒。扶蘇靠著各種法子幫秦國屯糧增產,讓秦國對戰爭獲利的依賴慢慢減輕。

其實始皇親政之後到大一統之前,這期間的大型災害也不多,差不多就四次。

扶蘇沉吟片刻:

“鄭國渠能助關中提前屯更多的糧食,軍糧應該不受影響。”

然後再趁著災害出兵,秦軍有糧、彆國無糧,仗隻會更好打。

況且除了頭一年是旱災之外,第二年是蝗災。旱災不好應付,蝗災卻可以提前防治,問題不大。

扶蘇將這些災害一一記下。

這些都是他要留給太子政的“遺產”。

始皇看著他寫這些東西,回憶起一些往事來:

“我大秦自昭襄王在位時起,便從不賑濟災民了。朕以前也不賑濟,

說起來還是自你開始重新賑濟的。”

這是因為大秦的君主都比較現實。

當初有人問昭襄王,國內出現災情,可要賑濟災民?昭襄王回答不用,不能讓國民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

所以大秦這些年來,應付饑荒的方法都是讓民眾進山尋食物。或者拿糧食出來,以工代賑。

扶蘇聞言眨了眨眼:

“我也沒有完全恢複賑濟吧,隻是那次趁著趙國大旱饑荒,大秦滅了趙國,所以拿了一些糧草出來拉攏趙地人心,避免他們負隅頑抗。”

畢竟趙人又不習慣以工代賑,自然隻能直接賑濟。其實大秦拿出的糧食也不算多,後來還通過抄家趙國貴族回了波血。

始皇頷首,對太子政說:

“朕當初滅趙,是挑的旱災之時,是以可以借此拉攏趙國庶民。待到你滅趙時,恐怕遇不到一樣的時機,如何安定趙人,還得你自己想法子。”

太子政並不畏懼:

“仲父放心。”

雖然各國自己打得起勁,好像沒空去管彆國,但他們顯然不會一直任由秦國置身事外。

彆家不提,趙國就見不得秦國安分。

所以鹹陽城中沒多久,就又流傳起了各種流言。趙國約莫也是猜到了挑撥廉頗和太子關係的是秦人,於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扶蘇每隔一段時間,就能遇到有臣子勸他防備相邦。還有一些剛來秦地試圖建功立業的賢才,也會在言談間暗示。

今日,他就遇到一個這樣的。

對方試探著問道:

“如今朝中相邦一家獨大,大王可有想過遏製一番?”

似乎扶蘇隻要點個頭,他立刻就會想辦法幫扶蘇把權柄收回來。

扶蘇卻是微笑:

“相邦是在替寡人做事,如何就是他一家獨大了?”

君臣兩個意見完全一致,那麼你怎麼知道人家是相邦架空了君王,還是君王把相邦推出來當靶子,自己躲在幕後裝無辜呢?

雖然扶蘇沒把阿父當靶子,但類似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出現的。這些人看到始皇權勢滔天就開始用這一點挑撥離間,實在有些見識短淺了。

試圖慫恿秦王乾掉相邦的人無功而返。

趙王很不滿意:

“這一代的秦王能力不足,但他的相邦卻很厲害。若是能將相邦打壓,秦國就不足為慮了。”

可惜他們派去的人都說服不了秦王。

倘若秦相是如隔壁齊王的相邦那樣的貨色,趙國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偏偏秦相很有本事,哪怕君王無能也不影響秦國繼續稱王稱霸。

幸而對方似乎並不好戰。

趙臣中就有人就認為:

“這一代的秦王和秦相,或許與那齊王齊相是一樣的。隻想偏安一隅,沒有什麼大的野心。”

沒野心好啊,這樣就不會妨礙趙國爭霸中原了。

但為了防止秦國出來攪渾水,趙王還是決定繼續派人去挑撥秦國內亂。這樣秦國自顧不暇,就不會侵犯中原了。

另一邊的楚王卻有不同的看法。

楚王和春申君分析:

“那秦正到底想不想奪位?還是說他認為時機尚且不成熟,想再等待一些時日?若是後者,寡人懷疑他圖謀甚大。”

先蟄伏慢慢奪取王位,這樣的人有足夠的耐心和野心。等他成功登基,肯定不會甘心龜縮關中,必然要出來攻伐天下的。

這對楚國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

春申君思忖:

“臣以為,秦正如今權勢太盛,即便他不想奪位,秦王也不一定能容忍他。且臣聽聞秦王的太子年少聰慧,就連秦正都誇他非池中物。”

楚王懂了:

“哪怕秦王能忍下秦正,等太子長大,他也不會放任秦正一家獨大的。到時候說不準還會來一場二人之間的爭權,這便是我楚國的機會。”

最好的局麵莫過於現任秦王英年早逝,然後軍政大權托付給秦正,太子因年幼隻能做個傀儡君王。

等到太子長成,他們楚國就可以坐看兩人相爭了。

楚王隔空和趙王達成了共識——要儘量挑起秦國內亂,避免秦國出來瞎摻和。

扶蘇被這些來勸他防備相邦的人弄得不厭其煩:

“以後不見這些六國來的賢才了!”

有本事的沒幾個,天天整這些歪門邪道,實在是煩人。

太子政替他翻看奏章:

“不見就不見吧,仲父也說沒什麼好見的。”

始皇其實已經替兒子擋掉了

不少。

真有本事的,史書上自然有姓名記錄。誰都沒聽說過的人,除了少數當真是滄海遺珠外,其他的基本就能力一般了。

聽說愛子被他們煩得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