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王佐之才(1 / 2)

在蔡邕抵達雒陽後,另有一個人也攜帶家眷進入了這座千年古城。

荀彧,字文若。

曆史上,荀彧在曹操的爭霸生涯中,從“奉天子以從眾望”,到因曹操進魏公、加九錫而決裂。

封魏公,便意味著建魏國,食魏祿。

在事實上證明了,他選擇的效忠對象是“王莽”,而非“伊尹霍光”。

生食漢祿,死為漢臣。

《三國誌》中陳壽在寫到荀彧之死後,留下這麼一句話——“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現在的荀彧還很年輕,年不過二十四,還尚未被舉為孝廉。

當然,他現在也不需要以孝廉作為晉身之資了,還可以為郡中多留出一個名額。

黃門侍郎是個很高的起點,當他最初從天使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時,饒是自認有定力,也不免心生恍惚。

他的叔父荀爽是著名黨人,在黨錮解除之後也不應辟命,天使也隻說是來自於車騎將軍的舉薦。

車騎將軍而非曾經試圖征辟荀爽的大將軍。

荀彧有誌向,仕途還未開始,正是滿懷理想之際,不會學他的叔父那樣心灰意冷屢辭征辟。

劉辯與荀彧的見麵是在一個下午,相較於沒那麼容易展露的王佐之才,荀彧在外貌上已經足有引人注目了,長得很好看。

整個會麵也沒發生什麼驚為天人、納頭便拜的場景。

就是很尋常的一次見麵。

最關鍵的是,劉辯與靈帝的賭約因為荀彧的到來開始了。

……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天下仿佛也如同這次會麵一般,平凡而又安定。

幽州與荊州的平叛也屢有好消息傳來。

蔡邕入雒陽之後,第一時間拜訪了原本一同續修漢記的好友,其中就有盧植。

盧植通過劉辯這邊,很明白靈帝詔來鄭玄、蔡邕等人的根本想法,便以鄭玄的例子相勸,希望蔡邕起碼現在彆參與到朝中的政治鬥爭之中。

蔡邕蹉跎了十幾年,很是聽勸,也學著鄭玄的模樣,不參與政治。

他原本在避難期間就在私底下編修漢史,如今更是第一時間向靈帝上書請求再次續修東觀漢記。

漢記最初來自於明帝時班固私撰的《漢書》,後來由官方接手,經過數代人的編撰,最近一次續修就是盧植、蔡邕等人做的。

蔡邕這麼識趣,靈帝自然不會拒絕,遂拜蔡邕為太中大夫,專修漢記。

在鄭玄和蔡邕都在雒陽找到各自的定位之後,靈帝為了表示他二人的重視,也是對二人進入雒陽之後沒有攙和政治的投桃報李,於是詔命兩人每隔幾日便在東觀教習劉辯經義。

即便是醉心學術的鄭玄,對此也是欣然答應。

陰差陽錯,這也是鼓搗出這一處的何進與袁紹樂意見到的。以大賢對劉辯施以影響,從而讓劉辯遠離宦官,隻是靈帝所召的大賢偏偏是那幾個與他們關係不算親密的。

隻是苦了劉辯與梁鵠。

劉辯哪曾想隻是替靈帝出了個主意,回旋鏢竟紮在了他自己身上。

至於梁鵠——“明明是我先來的”……

麵對鄭玄和蔡邕,他一點競爭力都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