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笑道:“看來,稱讚文和為良、平之才,絕非虛言。”
“臣愧不敢當。離間之法隻能用作輔助,算不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文和不必過謙,一時之間能想出可行的計策,已經足以稱能了。”劉辯又將話題一轉,“文和日後有何打算?是願意定居雒陽還是重回度遼將軍麾下?”
賈詡聞言,乾脆利落地答道:“唯殿下之命是從!”
“好,那文和便先擔任中庶子吧!”
“謹受命!”
“那今日便到這裡,日後若有何需要問到文和的地方,還望知無不言。”
“殿下放心,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儘忠職守。”
臨彆前,劉辯問道:“文和可有什麼話要跟我說?”
賈詡繼續表忠心:“殿下大恩,臣必不敢忘,定當儘心竭力……”
劉辯原還想著賈詡會不會問稱讚他的人是誰,但直到離開,賈詡都沒開口。
隻能說,一丁點風險都不願意冒,不愧是他。
之後,劉辯帶著小萬年去逛了逛對她來說很新鮮的永安宮,數個時辰後方歸皇宮。
……
劉辯見完賈詡沒幾日,假益州刺史種拂上書。
其奉命安撫廣漢郡百姓,至綿竹縣,有百姓告發當地黃巾賊馬相試圖勾連受郤儉荼毒之民,意圖謀反。
時已聚集千餘人。
種拂乃以益州兵曹從事賈龍引兵擊之,破其眾,斬之。
種拂是雒陽人,曾任潁川太守,在任期間拒絕了皇帝傅母程夫人的親族霸占地方山澤的要求。
後入朝為太中大夫,二月底作為使者假節去益州調查。
起初他彈劾郤儉的奏書抵達雒陽,沒兩日,才到任的廣漢郡監察從事的奏書也被送到了尚書台,說法與種拂一般無二。
在之後商議益州刺史的人選時,便定下使種拂暫代刺史,待到郤儉受廷尉審過之後,再根據種拂在刺史任上的作為決定去留。
如今看來,種拂假益州刺史前的“假”字可以去掉了。
劉辯在事後想來,尚書台和三公府大約在選定使者人選時就考慮到了接替的可能性吧。
他也因此回想起,這個馬相大約就是曆史上劉焉入蜀的契機了吧。
劉辯還記得漢中那邊還有一個五鬥米教,隻是不知道如今發展的如何。
對於這件事,尚書台給出的初步處理意見是召有司商議以種拂為益州刺史,並令種拂巡視廣漢郡諸縣,查找黃巾賊。
劉辯在詢問了盧植的意見後,又將種拂需要提前巡視的區域擴大到了巴郡、漢中郡等廣漢周邊四郡。
對於劉辯的要求,尚書台會傳達給負責執行的三公府。同時,如果負責執行的三公府或代三公行事者認為有問題,也可以提出異議。但這種事通常不會發生。
凡國有大造大疑,三公可通而論之。
這就是所謂的三公議事,算是在國家大事上的一層保險。
永初年間,羌人匈奴人同時作亂,蹂躪並、涼二州,大將軍鄧騭認為軍情緊急,不能兼顧,想要放棄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