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益州後續(2 / 2)

這一次“棄涼”就是因為三公議事的存在而破產。

將這些送到尚書台後,他將這份奏書放到了要交由靈帝查看的那些奏書的最上麵。

如今雖然書寫用紙尚未完全普及,但除了傳統的詔書依舊使用竹簡,很多都被替換成了紙與帛。

不然全使用竹簡可放不了多少。

等到晚些時候,靈帝麵對又一個因為主動求官之人而引發民變的血淋淋的教訓,即便是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告訴劉辯,以後在任命地方官時,西園那邊一定會等到朝廷先任命後,再收錢!

靈帝又解釋起了他的初心:“昔日那些官員動輒違背朕,朕便有意將那些主動求官者派到他們的家鄉。”

然後百姓的錢三七分成?

……

眼見著天下似乎很平穩了,靈帝再次起了出巡去河間老家的念頭。

這次他的理由更充分了,劉辯作為太子,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監國。

還能順便考驗一下,沒有他這個父皇的幫助,劉辯能不能治理好國家。

還表達了不讓劉辯隨行,讓他留下監國的必要性,並安慰劉辯下次一定。

隨後靈帝很任性地宣布了出巡計劃。

劉辯原本還想以八校尉經曆的訓練還不夠,戰力不足,靈帝則表示可以將八校尉部和北軍五營各帶一半。

於是乎劉辯開始考慮究竟是把王芬這個冀州刺史給免了,還是釣魚執法。

如果是劉辯剛穿越的時候,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放任靈帝成為魚餌。

現在,他會考慮到王芬雖然好像菜的過於明顯了,但為了防止萬一靈帝在麵對兵變時做出某些作死的騷操作,劉辯還是決定先把王芬這個不確定因素召來雒陽。

至於理由,很好找。

王芬是名士,調來雒陽不是很自然的事嗎?

天子出巡,自然不可能說走就走,尤其是雒陽距離河間並不算近的情況下。

在出發之前,靈帝出巡的詔書已經發往沿途的州郡長吏處了。

當詔書來到冀州刺史王芬府上時,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南陽許攸與青州方士襄楷正在王芬府上。

年初二月時,天象有變,有星孛於紫宮,於是襄楷曾對王芬和陳逸道:“天象顯示不利於宦官,黃門、常侍這回真的要被滅族了。”

王芬、陳逸聞言大喜,於是和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謀廢靈帝,立合肥侯為帝。

同時邀請平原名士陶丘洪、華歆一同參與謀劃,但被拒絕。

王芬認為陶丘洪、華歆作為名士,不會揭發他們。

後來曹操回雒陽,許攸建議寫信給曹操,作為內應。

但陳逸認為曹操目前高官厚祿,曹操之父曹嵩位居三公,不值得信任,遂罷。

如今,他們終於等到機會,許攸給王芬出了個主意:“使君可以黑山賊侵掠郡縣為由,上書增加麾下募兵。如今募兵不需等到朝廷批示,正好利於我等行動!”

王芬以許攸此言大善,從之。

奏書送向雒陽次日,王芬乃得詔書,詔其入朝為侍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