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的景象又一變,是一個教室裡,視頻隻有兩個男孩和兩個女孩。
建安十五年,看到書桌、地麵上堆滿了書籍,南郡治安縣眾人對視一眼。
之前,他們就從天幕中看到過紙張製成的書籍,也曾討論過此事,做過許多假設進行推演,其中一個結論就是後世改進了造紙技術使得紙張得以應用。
現在看來推測結果完全正確。
一想到紙張推廣帶來的諸多好處,劉備興奮得搓手。
隻是,這改進方向又是什麼?
帶著疑問,眾人繼續往下看。
龐統則讓木匠將天幕中的桌子、座椅等描繪下來,由於其結構及其簡單,幾位木匠仔細端詳了一會就輕易地將結構畫了出來。
這是他和諸葛亮兩人商議後的簡單分工,畢竟天幕有時涉及的東西太多,需要挑重點的記錄,而重複記錄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隻會浪費人力物力。
由於拍攝距離過遠,因此視頻並沒有原聲,隻有歡快的配樂和文字說明。
【畫麵中,一個男孩拿著個氣球要給前排的白衣女孩表演魔術。】
【白衣女孩先是在氣球底下來回掃了掃,確定沒有透明類的絲線綁住氣球】
【男孩讓女孩朝氣球吹口氣,白衣女孩照做】
【然後男孩把氣球拿回身前,左右來回輕揉氣球,假裝施展魔法】
【然後鬆開手,氣球真的懸浮在了半空】
【白衣女孩:啊???.jpg,然後喊同桌的黑衣女孩!】
【黑衣女孩回頭:啊????.jpg】
【黑衣女孩一拍桌子,大讚牛皮,兩女孩歡呼鼓掌!】
【男孩等待了一會才收回氣球,抹了抹頭發耍酷,隻有他的同桌早已看透一切,笑而不語】
張飛:啊???
劉備:啊???
關羽:???
趙雲:啊???
龐統:啊???
諸葛亮:啊???
馬良:啊???
鄴城、秣陵的一眾人也是一臉懵逼。
乖乖,難道真是魔術!
評論區有人截了張黑衣女孩一拍課桌的豪邁動作並評論。
《哎呦我,老弟!》
《老弟奧姐給你留燈!》
《黑衣服的:哎呦我,太有實力了哥》
《你為啥能發語音》
好多梗曹操等陣營都看不懂,但其表達方式卻是讓他們感到熟悉,因為鄴城離燕幽兩州實在是太近。
《我一開始以為靜電,直到看見了風扇》
眾人恍然大悟,因為視頻末尾男孩有個左手拿開腿上小風扇的小動作。
原來那個東西叫風扇,顧明思義應是可以自動扇風驅暑的物品?
唐貞觀年間,長安城的百姓聽到有識字的先生猜出風扇的作用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豔羨不已。
這七八月的大太陽,是真他釀的毒!
李世民也羨慕了,他雖貴為天子,但這種好東西也是平生第一次見。
就好比南方人看見雪,隻能看不能摸,那誰看了也難受啊。
倒不是說著風扇真有什麼大的作用,而是這種不用人動手就能自動扇風的小東西確實是件巧物,其運作方式還是挺令人好奇的。
而且有了它的話,大夏天批閱奏折的時候就不用宮女在旁邊扇風了。若再推廣下去,確實是能省極多的人力物力。
《好好學好好看,五分了然+五分不屑=一生孤苦,配圖是男孩同桌看破的表情》
《不行,得給我閨女看下,免得被小子騙[哭]》
《小學生:氣球是風扇吹起來的;中學生:氣球浮力大於重力;大學生:有臟東西!》
《我們大學生也看見風扇了好吧,我們大學生隻是沒什麼用,不是瞎[捂臉]》
洪武年間,朱元璋看著“小學、中學、大學”幾個字陷入了沉思,這明顯是後世對辦學教育的規範,於是喊翰林學士宋濂的名字。
年已花甲的宋濂精神矍鑠,沉穩應對著,沒辦法對於這位老板,沒有一個下屬敢不認真。
這位宋濂,自然就是後來寫出古文名篇《送東陽馬生序》的那位。
《懂捧場的真的好帥好吧》
“年輕真好啊!”劉備看了看諸葛亮,又看了看天幕,認真說道。
...
天幕畫麵切換,是一個藍色的球。
隨著鏡頭徐徐推進,整個中國的地形圖就呈現出來,一覽無遺!
!!!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驚得直接站了起來!
漢末,眾人也是嚇得臉色煞白!
咱腳下站的,是一個球?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洪武年間,朱元璋倒是淡定很多。
中國古代對於宇宙結構有過許多猜測,其中最重要幾種學說,按時間排序分彆是“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
宣天說是最接近真實宇宙結構的天文學說,其提出時間是唐開元年間。
對於宣夜說,他自然是知道的,但也隻限於知道。
他既沒時間也沒心思花時間去了解,因為他不在乎。
...
【黃河抵禦外敵的作用為什麼不如長江、淮河呢?】
隨著解說,鏡頭再次拉近,然後用黃色實線將黃河標注了出來。
【首先,如果你把黃河作為一條防線,它有兩個明顯弊端】
【一:容易結冰】
【秦嶺-淮河是中國1月0°C等溫線,也就說淮河以南的河流幾乎是終年不凍的】
【而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基本都會結冰】
【而黃河一旦結冰,所謂的防線就毫無意義】